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818章 眼光一(1 / 3)

“夠了,你先住了。”黃台吉出聲打斷了鼇拜的話語,轉而向著一旁的範文程望去,“憲鬥,南邊傳回的消息,這一杆火槍究竟要多少銀子?”

範文程趨前拱手行禮後說道:“回主子,根據我們搜集到的消息,南朝向獵戶發賣一杆燧發火槍約為22元,向海外發賣,則從33元到120元一杆不等。所以奴才們估計,南朝軍器監製造一杆燧發火槍,所需應當不會超過12兩官銀。”

在軍事上,黃台吉從來不懼怕花錢,此前為了打造紅衣大炮,他甚至把國庫裏的一部分銅錢都撥給了佟養性作為鑄炮原材料。可是他也不能容忍這些奴才們這麼明目張膽的坑他的銀子,明國大軍之所以被天命汗打的潰不成軍,可不就是明國的官員過於腐敗,連軍械、軍餉都要貪汙漂沒麼。

這大清才立國多久,這些滿人就被那些漢人奴才給帶壞了,連他親自關注的火槍隊都有人敢上下其手,這真正是要砍下幾個人頭以儆效尤了。

黃台吉想到此處,心中固然是勃然大怒,但是表麵上倒是沒有顯露出來,隻是不動聲色的看著被他委以重任的圖納問道:“圖納,鼇拜說的是事實嗎?”

內三院的三位大學士和黃台吉身邊的侍衛們,自然是聽出了黃台吉此時內心的惱火,也隻有沒在黃台吉身邊待過的圖納,倒還是一副渾然不覺的樣子,聽了黃台吉的問話之後,苦笑著說道:“鼇拜章京說的不錯,但奴才希望能為主子解釋一二。”

黃台吉的身子向後靠了靠,盯著他看了一會,方才稍稍緩和語氣說道:“好,你解釋給我聽聽,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圖納低頭理了理心中的思路,這才張口說道:“剛剛範大學士說,明國軍器監製造一杆燧發火槍的成本是12兩官銀,奴才以為這是有些出入的。

奴才當日從明國回轉時,一杆燧發火槍的造價就已經差不多是這個價格了,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明國的製造成本應當降低到10兩以下一杆,才合乎規律。”

圖納的眼角餘光注意到了範文程想要出聲打斷他的動作,於是便加快了語速道:“奴才這麼判斷也是有根據的,奴才在明國時雖然沒能進入過軍器監辦差,但卻同後勤科的一些學員關係不錯。

這些學員之中,就有從軍器監簡拔出來的立功人員。奴才同他們的日常閑聊中,倒是了解了一些軍器監辦事的規則。

誠然,軍器監製造軍械器具,首先是以質量為第一目標,但是他們同樣追求效率和成本控製…”

這下黃台吉不得不打斷了他問道:“這成本和質量我倒是能夠理解,但是何謂效率?”

“效率,就是在單位時間內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圖納不得不中斷了自己的思路,先替黃台吉解開了疑惑。

黃台吉點了點頭,對著他揮手道:“恩,你接著說。”

圖納思考了一會,才繼續說道:“管理質量這一方麵,我國和明國可謂是大同小異,奴才也就不解釋了。唯有效率和成本控製這兩點,我國和明國之間的差距就太大了。

我國在製造軍械這一塊,不管是鍛打刀劍甲胄,還是鑄造大炮,打造火槍,實際上都是一個模式,無非是以官員用心監督,然後挑選良工負責製造,再配以勞工或是兵丁協助。

這樣的生產方式,不僅費料費時,更麻煩的是每一個工匠生產出來的軍械質量參差不齊。刀劍甲胄容易檢驗出合格和不合格,但是火槍大炮就很難以表麵狀況去衡量內裏的質量了,到了戰場之上再出現問題,那就是流毒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