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773章 海外起波瀾十五(1 / 2)

吉川幸助提出的解決辦法最終獲得了周堪賡的首肯,於是周堪賡默許他上京來負責整個計劃。而這個計劃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便是取得剛剛同興子內親王成婚的黔國公沐天波的支持,這也就是吉川幸助剛到京都就前來拜訪的原因。

雖然吉川幸助向沐天波訴說時隱沒了許多關鍵,但沐天波也總算是聽明白了一個大概,於是不由打斷了對方說道:“大致的事情我已經明白了,其他有的沒的就不必再說了,你就告訴我一件事就可以了,你和總督大人商議的平亂計劃究竟是什麼就好。”

對於沐天波的粗神經,吉川幸助還真是有那麼一瞬間沒反應過來。他同葉雨軒、周堪賡兩任總督相處的久了,一時便以為大明的官員都是心思縝密之輩,因此在彙報時總是把細節描述的很是詳細,今日遇到另一種處事風格的沐天波,便不由有些不太習慣了起來。

不過他很快就反應了過來,連忙向對方回答道:“回公爺,下官和總督大人商議的計劃是這樣的。這些年尊王攘夷的口號雖然在民眾之中頗有廣泛的影響,但實際上大多數民眾根本不知道尊王攘夷的實質內容是什麼。

許多人知道或是能夠理解的,也就是尊王攘夷這個口號而已。尊王是要尊重朝廷,是民眾對於藩閥政治的不滿,所以才希望有一個強力的朝廷來懲罰那些胡作非為的藩國領主和武士;攘夷則是民眾對於那些野蠻霸道的歐洲人在日本肆意妄為的不滿,希望能夠把他們趕出自己的家鄉,恢複過去安寧生活的不滿。

至於那些喊著尊王攘夷口號,實質為開國論及鎖國論支持者的內部鬥爭,並沒有獲得民眾的較大關注。今次這些高喊尊王攘夷口號的藩士、浪人,借助今年夏天在日本各地出現的米騷動事件,把民眾的不滿引向幕府和總督府,並不是他們獲得了民眾的支持,而是民眾的不滿積累的太多了。

在這個時候,幕府和總督府的任何舉動都會被視為對民眾呼聲的反對,從而被那些藩士、浪人所利用,變成民眾和幕府、總督府的徹底決裂。

所以,我們要粉碎這些奸賊的計謀,就應首先擊破把民眾聚集在一起的尊王攘夷旗幟。下官認為,激化開國派和鎖國派之間的矛盾,從內部瓦解尊王攘夷藩士、浪人的聯盟,讓底層民眾失去領導者,才是解決這一事件的最好辦法。”

沐天波大感興趣的詢問道:“那麼你們打算怎麼激化開國派和鎖國派之間的矛盾呢?”

吉川幸助抬頭小心的觀察著沐天波的神情,口中則說道:“這些藩士、浪人打出的尊王攘夷旗幟雖然蒙蔽了許多民眾,但是這麵旗幟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天皇本人對於這些人究竟持有何種態度。如果天皇本人是反對這些藩士、浪人打著自己的旗號的,那麼他們也就失去了號召民眾的大義。

據下官所知,在京都的公卿之家中,就有著同情和支持這些藩士、浪人的存在。如今天皇紹仁的年紀尚幼,朝廷的權力依舊存在於太上天皇和這些公卿手中。隻要有這些同情尊王攘夷的公卿存在,朝廷就很難發出譴責這些藩士、浪人的文告。

而今日在太上天皇麵前最受寵幸的幾位大臣,無非是現天皇的外公近衛中將園基任,右大臣一條昭良,內大臣德大寺公安,權大納言油小路隆基幾位。其中又以內大臣德大寺公安和權大納言油小路隆基最得太上天皇信任。

不過內大臣德大寺公安不僅僅是太上天皇的寵臣,他同時也和薩摩、長州兩藩結好,為兩藩在京中和宮內交接奧援。內大臣這個職位極為重要,不僅可以代表天皇向朝廷傳詔,還掌握著宮內的羽林軍。

自我們同江戶幕府簽訂了協議,雙方約定絕不擅自在京都駐軍之後,保衛京都的唯一武力,便隻剩下了這隻羽林軍。雖然我們和江戶都在往羽林軍內安插人手,但是駐紮在內廷的那部分羽林軍,依舊還控製在太上天皇手中。

所以,德大寺公安如果不願意讓天皇下詔書斥責舉起尊王攘夷旗幟造反的藩士、浪人,我們短時間內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下官的第一步計劃就是,以尊王攘夷誌士的名義襲擊暗殺德大寺公安,摧毀薩摩、長州兩藩和太上天皇之間的信任關係。

德大寺公安一旦遇刺身亡,京都和宮內必然亂做一團。作為興子內親王的夫婿,公爺你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接管京都和宮內的治安權力,把羽林軍控製在您的手中。屆時公爺隻要切斷宮內外的聯係,控製住天皇和太上天皇,任命權大納言油小路隆基接任內大臣一職,那麼我們就能借助朝廷的名義,斥責那些發起尊王攘夷行動的藩士、浪人為,禍亂朝廷及地方的逆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