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766章 海外起波瀾八(2 / 2)

但是隨著明人一步步的證明了這場攻城戰絕無成功之可能,及透露宣光、高平及北麵鄭氏軍已經開始圍攻山西之後,他和黃發仁終於不得不為自己的未來考慮了。兩人意識到,義軍若是繼續在升龍府拖延下去,那麼收拾了山西的聯軍一旦南下,就能同升龍府內的鄭軍內外合擊粉碎義軍的包圍,那時他們再投降可就成了階下囚了。

而如果把這個消息告訴給阮富平,讓義軍從升龍府撤離,他們無法向阮富平交代消息的來源,也想不出義軍還有什麼地方可去。沒有了升龍府內的糧食,七萬多義軍就隻能分散就食。以義軍的低下戰力,一旦分兵就必然被鄭軍分而滅之,這是一條絕路。

最終在明人的擔保下,兩人終於決定反水。在這場戰爭中義軍失敗的最大原因,顯然不是在於鄭軍的強大。若是沒有明人的出麵,宣光武氏、高平莫氏怎麼可能聯手北方的鄭軍攻打義軍的根據地山西?若是沒有明人的幫助,鄭氏又如何能夠及時的把南方軍調回升龍?如果不是這兩個條件的達成,義軍也不會陷入失敗的邊緣,而他們也就不會選擇背叛義軍。

如今鄭軍剛剛在戰場上取得優勢,鄭氏的代表就開始敲打他和黃發仁,這實在是讓他有些不服氣啊。也許是沒能聽到陳光有的恭維令鄭俊不滿了,這位鄭氏的代表頓時不懷好意的打斷了黃發仁的話,向著一邊默不作聲的陳光有說道:“陳將軍一言不發,莫非是對於阮氏匪首還有眷戀之情?”

黃發仁趕緊對著交情還算不錯的陳光有打著眼色,希望這位友人向鄭俊服軟,不要在這時候得罪了小人,畢竟他們可是已經跳了船了。陳光有心中氣惱,就是不想回鄭俊的話,一時氣氛就變得尷尬了起來。

這時突然有人悠悠說道:“阮氏兄弟也非是一無是處,起碼他們起兵之後給貧民和孤寡老人發糧,總算是存有一絲仁心,不是什麼窮凶極惡之輩。隻不過,就是有些不識天時而已。”

“大膽,誰在給匪首開脫…”鄭俊勃然大怒的轉回頭去,發覺是剛剛走過來的明人使者陳上久,他的臉色頓時變得很是精彩,好半天才吞吞吐吐的說道:“陳使宅心仁厚,居然連這樣猖獗的匪首也能寬容,果然是上國人物。”

看到陳上久出來打岔,黃發仁心中頓時鬆了口氣,此時他和陳光有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鄭氏如果過河拆橋,他也就隻能和陳光有互相依靠了,因此他絕不願意對方被鄭氏抓到什麼把柄進行處置的。

黃發仁輕輕扯了陳光有一下,讓他和自己上前給陳上久還禮,滿心不忿的陳光有向明使行完禮後,便借口要督促前方作戰匆匆離開了這裏,黃發仁想攔都沒攔住他。

看著陳光有充滿不忿的離去,鄭俊轉了轉眼珠,轉而對著陳上久說道:“賊就是賊,哪怕是披上了官服,也是洗不去那點匪氣的。陳使這一片好意,終究還是拋進水裏去了啊。”

陳上久經商多年,什麼人沒見過,豈會被鄭俊的幾句話挑起怒氣了。他看了一眼邊上麵色尷尬卻又隱含怒意的黃發仁,方才笑著說道:“今日若無陳、黃兩位將軍識的大體,棄暗投明,這場戰爭說不得還要繼續一段時間,到時候兩邊死傷就更為慘重了。

兩位將軍乃是有功之臣,鄭參從何必如此求全責備?傷了功臣之心就不好了。我大明既然出麵做這個中人,自然是對兩位將軍的人品有所了解的,他們絕不是鄭參從認為的那種人,參從大可放心。”

鄭俊麵色一僵,知道現在是無法找陳、黃兩人的毛病了,不由訕笑道:“貴使說笑,下官何時懷疑過兩位將軍的人品。嗬嗬,現在看去,我軍勝局已定啊…”

隨著鄭俊岔開話題,陳上久也不再就這個問題糾纏下去,跟著轉移了話題,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頓時緩和了下來。一邊的黃發仁看到這個場麵,這才意識到,自己今後也未必非要抱著鄭氏的大腿,這大明的大腿似乎還要粗上一些,也更好抱一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