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737章 序幕四(2 / 2)

夏卿在武英殿雖然有一個專門的辦公室替朕整理這些報告,但距離西苑還是遠了些,不能隨時向朕通傳情況。

所以朕令人在樓下整理出了三個房間,一間給他,一間留給內閣,一間留給軍隊。從明日開始,抗旱賑災事務就在西苑內一體辦理,內閣和軍隊各自派出值日官,以作為聯絡公務之用。”

錢謙益和溫體仁的眼皮都跳了一下,這樣一來抗旱賑災委員會豈不是淩駕於內閣之上,內閣倒是變成替委員會跑腿辦事的機構了。

不過麵對各地愈演愈烈的旱情,兩人終於還是按住了內心想要勸諫反對的心思,準備過來今年這個年關之後,再徐徐勸說皇帝取消這個權力過大的臨時機構。

見到兩人並沒有表示出反對的意思,朱由檢便將話題轉回了正題說道:“昨日下午內閣報來的唐世濟處理亢氏一案的幾方意見,朕已經看過了。

朕覺得,這事實在沒什麼可討論的。唐世濟處理亢氏究竟有沒有問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每天各地都有災民死去,內閣不想著盡可能籌集物資以救活更多的災民,反而為一個商人是不是受了委屈,爭論了一天多的時間,內閣真的有這麼閑麼?

比起你們彙報上來的亢氏究竟有沒有冤屈,朕更關心的是,從海外運來的第一批糧食,現在究竟在哪裏?賑災委員會和糧食局究竟是怎麼管理和發放這批糧食的…”

聽完了皇帝的指責,錢謙益不得不硬著頭皮為內閣辯解道:“回陛下,臣等也是因為此案擾動了地方,諸多山西士紳上書朝廷為亢氏喊冤。臣等擔憂因為此案寒了地方士紳大戶之心,使得他們不願同朝廷合作,這樣難保不會壞了地方上賑災的事務…”

朱由檢卻不想聽錢謙益的辯解,直接打斷了他說道:“錢首輔以為,國家是什麼?”

突然被打斷了思路的錢謙益一時回不上話來,就連溫體仁也是低著頭沉默不語,兩人顯然都沒能理解崇禎提出的這個問題。而在地方上鍛煉了數年的夏允彝知道,在這樣的場合內並沒有他發言的餘地,因此雖然對於皇帝對亢氏案子的看法有所不認同,但也依然在一邊保持著傾聽的姿態。

看著兩名大臣一言不發,朱由檢便繼續接著說道:“如果把民眾比作羊群,那麼士紳就是牧羊犬,而官員和朕就各個級別的牧羊人。滿清和大明周邊的勢力,就是羊圈之外遊蕩的野狼。

不管是牧羊犬還是牧羊人,事實上我們都是靠著羊群才能存在下去。沒有了羊群的存在,牧羊犬和牧羊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需求。

所以,希望羊群能夠繁衍生息,變得越來越多,是牧羊人和牧羊犬共同的理想。為了保護羊群能夠茁壯成長,我們既要擴大羊圈的規模,好讓羊群有足夠的土地放牧,還要防備羊圈外的野狼叼走羊圈內的羊隻。

但是天有不測之風雲,因為管理上的不善,再加上不斷的天災,使得羊群的規模不斷的減少。可是在過去羊群繁榮期成長起來的牧羊犬和牧羊人卻並沒有減少,那麼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

羊群的數量已經無法養活這麼多牧羊犬和牧羊人了,如果繼續按照以前的方式去供養這些牧羊犬和牧羊人,羊群就失去了增長的可能,隻會變得越來越少,最終讓大家都餓死。

那麼請問兩位愛卿,當你們遇到了這樣的局麵時,應該怎麼選擇?”

錢謙益一時難以回答皇帝的問題,他身邊的溫體仁卻毫不猶豫的回道:“回陛下,要想讓大家活下去,恐怕就得把一些牧羊犬和牧羊人裁撤掉了。”

朱由檢盯著他問道:“這些牧羊犬和牧羊人會認同自己被裁撤掉的現實嗎?”

溫體仁的眼皮跳了跳,但口中卻依然不亂的說道:“那就隻好動用武力鎮壓這些不知好歹的牧羊犬和牧羊人了。”

朱由檢這才悠悠說道:“這就是國家啊,國家就是這樣無血無淚,沒有絲毫同情心的暴力機器。它所作出的選擇隻有一個標準,就是維持羊群、牧羊犬和牧羊人三者之間的平衡,好讓這個羊圈的秩序永遠存在下去。

區區一個亢氏的委屈算得了什麼?山西士紳的不滿又算得了什麼?國家若是不在了,我們這些人還有明天可言嗎?這種時刻誰還會去關心他們活的好不好?

亢氏違抗朝廷律令,於荒年積攢銀糧,試圖煽動山西災民叛亂,其罪無可恕。山西士紳中尚有其同黨為其呐喊,令唐世濟一體緝拿,內閣盡快下發通告,澄清輿論,以正視聽。

至於薑氏三兄弟,朕自會令總參謀部進行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