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走向的醫巫閭山是內蒙高原和和遼河平原的分界線,它的長度雖然達到了上千公裏,但是多數山頭的海拔卻並不是很高。比如北鎮西麵的主峰望海山,經過明軍的測算不過海拔800多米,至於其他副山大多在海拔3-600米左右,極少數地區甚至隻有海拔200米的樣子。
但是這裏的小氣候因為適合植物生長,因此整條山脈隻要有土的地方都長滿了樹木。而即便是懸崖峭壁上也都有半人高的雜草灌木覆蓋著。按照某些地理學者的猜測,醫巫閭山乃是周邊地區下沉而形成的山脈,因此大部分山頭都是花崗岩和片麻岩組成的。
這就使得醫巫閭山雖然山勢不高,但卻極為陡峭。因此穿越醫巫閭山的各處山口,也就成為了明軍和清軍爭奪的焦點。
由於醫巫閭山太過漫長,明軍便將這條山脈分成了北部、中部、南部、東部四個區域,不過真正吸引明清激烈爭奪的地方,隻在中部和南部山區。更確切一些的話,應該是以主峰望海山為中心的,南北30餘公裏的各處山口。
醫巫閭山曾經是遼國的龍興之地,望海山上的望海堂就曾經是遼太祖長子耶律倍的讀書處,因為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可以從山上直接望到渤海而起了望海山這個名字。望海山下東邊的山穀裏還葬有耶律倍的顯陵和景宗耶律賢的乾陵。
是以從遼代開始,醫巫閭山就開始不斷被營建,到了此時山中的名勝古跡已經超過了上百幢。這些寺廟樓閣大多建在山中視野開闊且難得平坦的空地上,都不需要改動就能夠成為一處堅固的堡寨,因此也就成為了兩軍爭奪的焦點。
望海堂、雙線天、鵝頭峰、十八蹬、南天門、老爺嶺聖清宮上、下院、聖水橋、大石棚、玉泉寺、清安寺等,都是各處通道必經之處。在嶽托抵達之前,明軍憑借著臼炮這種專門攻城的炮具,打了清軍一個措手不及,一連奪下了多處要點。
但是隨著嶽托抵達北鎮調整部署之後,進展過快的明軍就遇到了危機。清軍派出的小股部隊先穿過了密林峭壁切斷了明軍的後勤,然後再集中兵力一一攻取那些被孤立的堡寨,一時之間又收複了十餘個堡寨。
到了十月上旬時,明清雙方在醫巫閭山的態勢又差不多穩定了下來。不過對於清軍那些插入敵後的小股部隊而言,在明軍陣地後方的活動已經變得越來越困難了。
兀零策和那布都是來自黑龍江中遊的索倫人,他們被遷移到沈陽分入八旗還不足3年。雖然沈陽的物資要比原先的故鄉充足的多,隻要手上有錢就能購買的到。但是對於這些新加入不久的新滿人來說,沈陽依然及不上自己的故鄉。
雖然他們的家鄉沒有煙酒糖這類物產,但是不管是山林裏的野物,還是黑龍江裏的魚產都是公有的。任何人肚子餓了就能去狩獵打魚,沒聽說過還要受到什麼限製的。但是在沈陽,山林和河流都是有主之物,想要打獵和捕魚就需要跑出沈陽很遠的地方。
如果在別人的山林和河流中打獵捕魚,輕則沒收了一天的收獲,重則被送往官府治罪。這種封建領主的權力,讓這些還處於原始共產主義的索倫人深感疑惑。不過鑒於大汗所擁有的強大武力,這些剛剛成為新滿人的索倫人還是選擇了服從。
但是,他們為旗主和大汗當差,獲得的那點俸祿,剛開始還能養家糊口,可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就連自己都難以養活了。那些老滿人還好,仗著家中還有些積蓄能夠忍耐下去,但是對於新滿人來說,這無疑是要了他們的命了。
不過隨著大汗開啟宮庫平抑物價,並開始查處那些製造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之後,性子淳樸的新滿人也就被安撫了下來。而戰爭的開啟,也使得如兀零策、那布這些自持技藝了得,能夠在戰場上獲取軍功以改善生活的新滿人,很快就把心情轉移到了戰場上如何立功的心思上去了。
雖然大汗登基後所立諸事令諸貝勒大臣們甚有怨言,但是對於底層的滿人來說,大汗還是一個言而有信的君主。特別是其提拔底層有功將士還是不遺餘力的。比如當日入關攻占三屯營時首個登上城頭的正白旗小校薩木哈圖,就立刻被大汗擢為備禦,世襲罔替,賜號巴圖魯,一時傳為了八旗的佳話,不少底層滿人都希望成為下一個薩木哈圖。
當然,對於那些占據了高位的老滿人來說,黃台吉的這種舉動自然是得不到他們認同的。隻不過當日後金畢竟是處於一個上升階段,八旗和後金國的勢力都在急劇擴張,新的職位不斷的湧現出來,就算提拔了一部分底層滿人,也依然威脅不到老滿洲親貴的利益,因此新舊滿人之間的矛盾才沒有爆發出來。
但是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大清國內原本處於第一位的滿漢矛盾,開始漸漸讓位於老滿洲的既得利益者和一無所有的新滿洲人之間的衝突了。這也是因為大清始終不能突破明國和蒙古部族設下的封鎖線,國內上升空間漸漸消失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