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600章 安集延城外一(2 / 2)

不過隨著海達爾數次前來向他求情,希望他能夠派兵救援安集延。這位安集延伯克之子,始終堅信安集延城沒有陷落,他的父親和安集延人一定會堅守到援軍的到來。當然對於其他人來說,海達爾的話並不能讓他們信服,畢竟葉爾羌人差點連那木幹城都奪取了,怎麼可能還留下一個安集延城在後方。

令外,瑪爾噶朗城雖然被葉爾羌人放棄了,但是城內的物資和居民早就被葉爾羌人給搬走了,也就是說布哈拉軍不戰而獲的是一座空城,這讓不少人開始質疑海達爾當初為什麼能夠單獨逃出來。隻不過這些質疑聲多在中下層,尚沒有傳入到阿布.阿吉斯的耳中罷了。

不過隨著阿布.阿吉斯派出的斥候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後,終於有人潛入到了安集延城附近,帶回了安集延城尚未淪陷的消息。隻不過安集延城雖然沒有被淪陷,但是也被葉爾羌人在城外築起了三道營壘重重圍困了起來,就連從安集延城北麵經過的卡拉達裏亞河也被兩道浮橋給封鎖了河上交通。

阿布.阿吉斯這才相信了安集延城沒有淪陷,召集了諸將進行商議如何解救安集延城。浩罕城和那木幹城的將領對於解救安集延城並不怎麼熱衷,能夠將葉爾羌人擋在瑪爾噶朗城以東,對他們來說已經算是達到目的了。

因此這兩城的將領依舊堅持,還是等待王弟納迪爾·穆罕默德的大軍到來之後再發起進攻為好。至於安集延城都已經支持了這麼多天了,想必再撐上幾天也不會出什麼問題。

阿布.阿吉斯自然知道,所謂的援軍在短時間內是抵達不了的。他要是不能盡快解救安集延城,估計布哈拉汗將會調派其他人來主持和葉爾羌汗國交戰的事務了。在這樣一個關鍵的時刻,讓父親的政敵掌握一隻大軍,顯然是在給自己找麻煩了。

阿布.阿吉斯在會上態度的轉變,頓時讓海達爾找到了表現的機會,他向阿布.阿吉斯請戰,願意帶著自己搜羅來的800將士作為大軍的前鋒,一方麵可以試探葉爾羌人的兵力多寡和有無埋伏;一方麵也能向安集延城的守軍預警,告知城內的居民援軍已經抵達,也好讓阿布.阿吉斯大軍抵達城下時,令安集延人出城配合夾擊葉爾羌人。

海達爾的建議果然打動了阿布.阿吉斯,在眾人沒有發聲反對之前,這位王子大聲稱讚了海達爾對於汗國的忠誠,並宣布要選拔300近衛騎士用以充實海達爾的軍隊,這才轉而向眾人詢問,是否有人反對海達爾的主張。

在阿布.阿吉斯搶先表態之後,眾人自然不會再跳出來質疑海達爾,大家都紛紛稱讚了海達爾的主張,認為隻要安集延人到時能夠出城夾擊葉爾羌人,他們這次就一定能夠解開安集延之圍。

當然,不少將領也是考慮到冬季大雪封山,葉爾羌汗國應該難以派出援軍支援,哪怕安集延人不出城配合,他們這隻大軍也應當不會弱於葉爾羌軍多少,因此才附和了統帥阿布.阿吉斯的決心。

在瑪爾噶朗城盤桓了半個多月的布哈拉軍終於在12月初動身,向著東麵的安集延城行軍而來。海達爾果然沒有讓阿布.阿吉斯失望,作為大軍的先鋒,他的千餘人馬和葉爾羌人的遊騎在五天內交戰了十一次,俘虜了六十多人,擊殺了百餘人,為大軍打開了前往安集延的道路。

12月11日,阿布.阿吉斯軍抵達了安集延城西南十裏,卡拉達裏亞河的南岸。安集延城作為盆地東部的第一大城,其城市所處之地也是兩類地形的交界處。安集延城的東部地區是所謂的山前地區,是費爾幹納山、阿賴山山區地形向高原地區再向平原地區轉變的一個過渡區域。

至於安集延城西部區域則是河流、平原、樹林和荒漠地形。阿布.阿吉斯雖然選擇了出兵救援安集延,但是他抵達了安集延城附近之後並沒有立即發起進攻,而是在原地停留了三日,一邊輪番派出軍隊試探安集延城外的營壘強弱;一邊則派人細細偵查了周邊的環境,確定了附近並沒有葉爾羌人的伏兵。

這才在12月15日早上在葉爾羌人營壘的麵前擺出了進攻的陣勢,阿布.阿吉斯讓海達爾帶領那木幹城的軍隊約2000人作為自己的左翼,自己的部將和浩罕軍約3000人作為中軍,而他自己則親自帶著5000餘人坐鎮右翼。

阿布.阿吉斯並不信任浩罕人和那木幹人的戰鬥力,他隻是希望這兩隻部隊能夠吸引住敵軍的注意力,好讓他的主力能夠擊穿營壘和安集延人取得聯係。阿布.阿吉斯本以為自己已經排除了一切意外,但是開戰後不久他才發覺最大的意外一直在他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