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592章 新舊軍隊的碰撞(2 / 2)

因此當雙方列陣時,裏維拉.安東尼奧上尉覺得自己的部下們並不弱於那些矮小的日本士兵。但是當雙方軍隊開始行進時,他便立刻意識到了雙方士兵們的差距。

日軍的細長橫隊在鼓點的引導下,走了300米也沒有出現較大的變形,但是自己這方的土人長矛手們,走出了50步就有些歪歪扭扭,100步之後就開始出現了前後隊列脫節的毛病。

裏維拉.安東尼奧上尉立刻意識到了,這些日本士兵的身體素質也許看起來不怎麼樣,但是他們的訓練程度肯定比他手下這些土人們要強的多。

但是在這個時候已經無法讓方陣停下來了,他隻能把一部分西班牙軍官抽調出來,對方陣中的土人隊列在行進中進行調整。為了打亂日軍前進的步伐,裏維拉.安東尼奧上尉不得不下令自己這方的火炮提前開炮,以嚇阻這些日軍士兵。

西班牙軍隊的3磅炮的有效射程是200-300之間,最大射程可以超過800米。6磅炮的有效射程是800-1100之間,最大射程可以超過1800米。

兩軍列陣時,雙方陣列的間距大約為1500米,當雙方軍隊接近到1000米時,裏維拉.安東尼奧上尉便下令己方火炮開火了。此時日軍剛剛進入了六磅炮的有效射程,還遠遠沒進入到三磅炮的有效射程。

因此西班牙的炮彈,倒是有一半處於無效射擊,隻有在撞了大運的狀況下,3磅炮的炮彈才能恰巧落入到日軍的陣列中。

應該來說,雖然西班牙使用的火炮數量較少,威力也不足。但是對於不少第一次上戰場的日軍士兵來說,這些炮彈還是給他們造成了很大的壓力的。

特別是有數發6磅的炮彈剛好擊穿了日軍的隊列,將單薄的日軍橫隊陣列打出了幾個缺口來,讓缺口附近的日軍士兵出現了混亂,也讓目睹這一切的西班牙-土人聯軍士氣大漲。

不過日軍的軍事革新,不僅僅體現在兵器的更換,士兵的訓練方式,作戰時的陣型改變上,它在軍隊的組織上也有了徹底的變革。

新式陸軍壓縮了一個戰術單位的士兵編製,大致為從前的一半左右,但是對於戰術單位中的軍官數量卻反而加強了。也就是說,基層軍官的數量比例反而提高了。

當日軍遭受炮擊時,這種組織變更帶來的好處頓時就顯示了出來。處於混亂和動搖之中的日軍士兵們,很快就在基層軍官的嗬斥和鞭打中恢複了隊列,再次齊步向著對麵的敵軍方陣前進了。

日軍這種快速恢複隊列的情形,讓走在方陣前列的聯軍士兵們極為震駭。在他們眼中,這些日軍士兵簡直就不是人類,而是一根根沒有知覺的木頭。

按照明軍操典,戰場上的橫隊行進速度應當為每分鍾86步,而日軍則規定為每分鍾78步,即每分鍾48-51米。日軍忍受了約10分鍾的炮擊,約5-6輪射擊。終於和聯軍的前列士兵接近到了150米之內。

隨著日軍開始在陣前做最後的調整,聯軍這邊的三個西班牙方陣已經快要變成菱形了。此時的西班牙人已經顧不上再繼續調整隊形,他們隻能祈求能夠盡快的進入肉搏戰,憑借長矛手的兵器優勢突破日軍的防線。

數百名西班牙火繩槍手開始輪換射擊,西班牙人的火繩槍雖然在這個距離沒有什麼準頭,但是憑借著威力巨大,隻要擦到人的肢體就能讓一名日本士兵失去戰鬥力。

但是已經忍受過了西班牙火炮射擊的日軍士兵,此時反而冷靜了下來,持槍瞄準著對麵的長矛手,耐心的等待著身邊軍官的射擊命令。

日軍的三排橫隊以前排蹲下,中間半蹲,後排直立,形成了一個立體的火力網,當聯軍前鋒進入到了80米以內的距離時,日軍士兵終於聽到了開火的命令。

鉛彈組成的金屬風暴將聯軍前排的長矛手和火繩槍手一掃而空,甚至將聯隊第二排士兵也消滅了一半。這樣的猛烈打擊,頓時讓聯軍士兵慌亂了起來,三個西班牙方陣也開始出現了潰散的局勢。

也就在這個時候,站在後方觀戰的雙方主帥幾乎同時發出了命令。裏維拉.安東尼奧上尉命令身邊的騎兵部隊出擊,試圖從左翼側擊日軍,從而挽救正麵部隊的潰敗。

而李晨芳則下令,己方火炮全數開火,將已經出現混亂的聯軍左翼方陣徹底擊潰,並命令毛利聯隊做好衝鋒的準備。李晨芳下完命令之後,還補充了一句:“…告訴毛利勝家,此戰不需俘虜。我希望這一仗能夠讓西班牙人和呂宋土人知道,天朝之威嚴不容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