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一個足夠強大的俄羅斯,也同樣能夠讓衛拉特各部及中亞各民族重新選擇自己的主人。
是以我們需要這樣一個俄羅斯,他將會成為我們解決北方遊牧民族和進入中亞地區的重要助手,也是我們用以摧毀伊斯蘭文明的有力武器,同樣也是防止歐洲統一於一個國家之下的天然盟友…”
茅元儀聽的有些口幹舌燥,他舔了舔嘴唇後忍不住向皇帝問道:“那麼我們應當如何去做,才能建立起這樣一個同盟?”
朱由檢轉頭看向他,神情鎮定自若的說道:“如何去塑造這樣一個俄羅斯,如何去建立這樣一個三國同盟,這難道不是總參謀部應該告訴朕的內容嗎?”
在皇帝的反問下,房間內突然陷入了一片令人緊張的寂靜,片刻之後孫傳庭終於向皇帝出聲說道:“臣明白了,臣等回去之後,會對中俄關係重新作出檢討,並對三國同盟問題進行評估。不過臣還請陛下準許,三國同盟問題並不僅僅涉及於陸軍的戰略目標,因此臣希望能夠邀請海軍參謀本部的官員一起參與討論。”
朱由檢對著他點了點頭說道:“朕準了…”
崇禎十一年四月二十一日,五艘中英船隻組成的船隊安然度過了風平浪靜的好望角,抵達了好望角西麵的靜海城。這一年來的行程讓宋獻策感受良多,也第一次領略到了世界之廣闊,讓他認為到自己以前不少見識都仿佛是井底之蛙的眼界一般。
宋獻策乘坐的“明威號”載重660噸,也算是明級軍艦中較大的一艘了。但是在印度洋的風浪裏,依然就像是澡盆裏的一片落葉一般,絲毫沒有任何安全感。本身就喜歡術數的宋獻策,在大自然的偉力之前,開始堅信這個世上也許真的有那麼些神明存在,否則就無法解釋這些風暴所蘊藏的力量到底來自於何處了。
雖然宋獻策一路上被奇妙而瑰麗的自然風光所吸引了目光,但是他也同樣注意到了一個事實。那便是印度洋沿岸港口除了阿拉伯商人之外,其次便是歐洲商人。一個距離印度洋如此遙遠地方的商人,居然能夠遍布印度洋沿岸港口,這實在是一件不可思議的現象。要知道距離印度洋更近的中國,上千年以來都很少走出馬六甲海峽呢。
穿過了印度洋之後,宋獻策對於歐洲的第一個印象便是,這些歐洲商人已經穿越了亞歐大陸的中間線,正瘋狂的在亞洲地區發展著自己的勢力。這些歐洲人的進取心,可比中國、印度、阿拉伯商人強的多。
至於歐洲人侵占非洲港口,大肆販賣當地人口這種事,宋獻策卻並不怎麼在乎。在後金待了這麼久,他對於奴隸製度已經是波瀾不驚了。也許這些歐洲人和滿人最大的區別就是,歐洲人對待奴隸的方式更野蠻更殘暴而已。
不過也正是從沿途看到的這些印象,宋獻策開始更為重視起自己的這趟歐洲旅行了。在漫長的航行中,他非常努力的向自己的英國翻譯學習英語和荷蘭語。應該來說,宋獻策還是頗有語言上的天賦的,當他抵達靜海城時,已經能夠用英語進行普通的對話,也能聽懂簡單的荷蘭語了。
船隊在靜海城休息了三日,此時的靜海城已經開始越過海岸山脈進入內陸地區,同當地的科伊族人建立了聯係。靜海城以自己種植之農作物與這些科伊族人交易綿羊和牛犢,從而建立起了牲畜養殖業,這也使得靜海城成為了穿過好望角船隻的一個重要補給點。一些歐洲殖民者也開始在此地定居了下來,給靜海城帶來了葡萄種植及葡萄酒釀造技術。
補充了食物和淡水之後,船隊便離開了欣欣向榮的靜海城繼續北上,大約花費了45天時間抵達了佛得角群島。這裏是歐洲與南美、靜海城之間的交通要衝,也是海盜船隻出沒頻繁的地區。
從東方歸來的船隊顯然引起了不少海盜們的主意,不過隨著附近海域兩艘英國船隻的加入,使得這隻船隊的武力超過了海盜們的胃口,讓他們不得不四散離去。可是船隊依舊遇上了麻煩,他們剛剛駛離佛得角便被一隻十一艘船隻組建的荷蘭艦隊給逼迫了回去。
返回佛得角碼頭的船隊正思考著要如何同這隻荷蘭艦隊交涉時,卻收到了對方艦隊司令官的邀請,對方希望能夠同船隊中的中國使節談一談。後加入的幾艘英國商船船長雖然惱怒於荷蘭人攔截船隊的行為,但他們依然希望宋獻策能夠出麵見見這位荷蘭艦隊司令官,以避免爆發一場毫無勝算的戰爭。
宋獻策思考了半個小時,終於帶著自己的翻譯上了荷蘭人派出的小艇,前往了荷蘭艦隊的旗艦“魯本尼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