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對於大明中央銀行來說,固然是利益極大,就是對於彼得.納茨來說,也同樣是一個賺錢和獲取人脈的好機會。沒有大明中央銀行在他身後,阿姆斯特丹銀行的董事可沒什麼興趣理會他這個小人物。
就在彼得.納茨還在翻轉糾結,自己應當以什麼態度麵對十七人理事會時,小艇輕輕一震便停了下來。在身後船夫的提醒下,彼得.納茨才發現自己已經抵達了東印度公司門前的運河碼頭。
他深呼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氣,忍不住打了一個噴嚏,這才小心翼翼的扶著一旁的木柱站了起來,然後攏了攏身上的鬥篷,便一手扶著頭上的帽子跨上了運河碼頭上的石階,走進了雨簾之中。
雨水從海狸皮製成的帽子邊緣和貂皮製成的鬥篷上滾落了下去,並沒有浸入到彼得.納茨的內衣當中去。登上了運河碼頭之後,彼得.納茨便看到了東印度公司門口那塊銅製的VOC招牌,他毫不遲疑的快步走了過去。
在公司的二樓會議室內,彼得.納茨看到了坐在一張暗紅色長桌前的董事們,不過隻有十五人在場。
坐在長桌北麵的董事會主席對著兩側的同僚說道:“列文先生和尼霍夫先生今日有事不能參加會議,既然納茨先生已經到了,那麼我們就開始吧?”
在座的董事們都點頭讚同了輪值主席的主張,於是董事會主席便向彼得.納茨提出了第一個問題:“納茨先生,你是和中國簽訂了貿易合作協議的公司代表,也是我們這裏對於中國了解最多的人。
所以我們今天把你叫來,就是想要了解一下關於中國的事務。首先我們想要知道:巴達維亞究竟能不能抵抗住中國的武力,如果公司想要迫使中國屈服,又需要投入多大的力量?”
當彼得.納茨在董事們麵前坐下時,猶豫不決的心靈突然就安定了下來。因為他終於醒悟了過來,公司和中國的戰爭繼續下去,隻會讓他遭受莫大的損失。
想明白了的彼得.納茨隻是沉默了片刻,便開口說道:“如果用來比較的話,那麼中國在歐洲大約相當於奧斯曼帝國的國力。而且在東方,中國一直以來都是周邊各國的宗主國。
中國和巴達維亞交戰,陸地上的戰爭毫無懸念。隻有海上的戰爭大約雙方還是一半對一半的勝率。可是加上東協其他成員的協助的話,那麼巴達維亞最樂觀的估計,也就是守住巴達維亞要塞而已…”
董事們向彼得.納茨拋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而彼得.納茨則盡力抬高對於中國的評估,試圖以此來打消公司繼續動用武力的心思。
當然他們現在並不清楚,這一仗讓巴達維亞幾乎丟掉了七成以上的海上力量,就連巴達維亞要塞都沒能守住。被公司視為心肝的香料群島,現在已經一大半不屬於公司了。
而向歐洲通報這一情報的船隻,現在還在路上狂奔著。
這場質詢差不多進行了4個小時,直到天色黑了下來,精疲力竭的彼得.納茨才晃晃悠悠的從東印度公司的大門走了出來。他回頭看了一眼公司的招牌,又望了望東麵,嘴裏嘟囔了一句,“我可是盡力了,希望你們打的好看一些,可別讓公司的董事們去冒險…”
二樓的會議室內現在充滿了煙草的臭味,近4個小時的質詢,同樣也讓15位董事們疲憊不堪,隻能依靠煙草來提神了。
董事會的輪值主席終於咳的受不了,起身走到了窗前打開了窗戶,他在窗戶邊上一邊呼吸著新鮮空氣,一邊對著同僚們說道:“納茨說的話語,基本上都能和我們收集到的情報加以驗證,接下來我們就應該投票決定,究竟要不要派軍隊去亞洲了。”
他的話語尚沒有落下,便有董事反對道:“按照納茨的說法,派出的軍隊數量少了,不過是讓人家多咬上一口;若是軍隊數量多,這軍費誰來負擔?
公司的主要業務畢竟是進行貿易,而不是戰爭。像西印度公司那樣,雖然可以劫掠西班牙人的船隻和殖民地,但是他們從成立到現在,基本是年年虧錢,難道我們也學他們?”
“不要說軍費,光是一個我們同中國開戰的消息,恐怕就能引起市場恐慌,導致股票價格暴跌了。
另外,和中國貿易獲得的利潤,去年已經占據了公司總利潤的38.7%,超過了香料貿易的利潤。難道這樣我們也要打下去?”
“要我說,還是派一名特使前往巴達維亞。形勢對我們有利,我們就支持繼續戰爭;形勢要是不利於我們,就把巴達維亞的總督交給中國人,恢複雙方的和平…”
經過了一番激烈的爭論之後,十五位董事總算是達成了一致意見,派一位特使前往巴達維亞,按照最新的形勢來操作。當然,維持公司同中國的貿易及對香料貿易的壟斷,是最優先的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