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木布泰甚是吃驚,黃台吉這副慎重的模樣,自天命汗過世後她已經好久不見了。她自然知道黃台吉所指的南麵那人是誰,她皺著眉頭思索了許久,方才謹慎的說道:“據我姐姐說:南朝皇帝的作息甚有規律,每日下午必騎上一個小時的馬或是進行一些球類運動,每七天必要休息一天。
…他對於政事並不會事事親理,但是每日一早必要看上一疊報紙,且外出之時常常會召地方百姓敘話…”
布木布泰搜腸刮肚也隻能拚湊出一些碎片來,不過對於黃台吉來說,這些碎片已經足夠勾勒出一個自律且親民的形象出來了。黃台吉終究什麼都沒有說,就這麼轉身離去了。
布木布泰這才在奴婢的攙扶下起了身子,她並沒有就此返回臥室,而走到了黃台吉的坐位邊上,拿起了他留下的報紙翻看了起來。她這才發覺,黃台吉剛剛目不轉睛看的文章是,明國和東協盟友壓迫巴達維亞低頭,取得了對於出產丁香和豆蔻的香料群島的控製權。
難怪剛剛汗的臉色這麼難看,想不到這片小島出產的丁香和豆蔻運往印度大陸可以抬升到6-7倍,而運往歐洲的話就是10-20倍。香料群島出產的香料,每年可以為大明帶來不少於200萬元的收益,這還不包括這些香料用於海上捕撈業和塞外牛羊肉製品加工帶來的附加收益。
布木布泰折好了報紙,臉色平靜的交給一邊的宮婢說道:“收到書房裏去,也許汗還要用到的…”
“事必親躬,黃台吉這是把自己當諸葛亮了麼。”同樣在關注黃台吉日常行動的崇禎,放下了從沈陽傳回的消息,不免嘲諷的說了一句。
呂琦上前收好了關於黃台吉的情報後,這才出聲湊趣道:“也不怪他這麼焦慮,黑龍江上遊到結雅河一帶的200多個村子,已經在去年冬天宣布結盟對抗建州女真了。根據北海都護府的估計,這些村子起碼可以集結起3000-4000丁壯。我們已經給他們送去了300副鎧甲、1200根長矛、200具火槍和600副弓箭…今年秋冬時節,女真人的北麵估計是安定不了了。”
朱由檢嗬嗬笑了幾聲說道:“好,很好。我倒要看看,黃台吉的腦子究竟是不是鐵打的,是不是能夠把所有事情都記在自己的腦子裏…”
笑了幾聲之後,朱由檢就放下了對於黃台吉的關注,轉頭向著一邊的王承恩問道:“楊嗣昌走到哪裏了?王化貞能不能趕上他?”
王承恩想了想才回道:“昨日收到的消息,王總督抵達洛陽時,楊總督的棺木尚未經過,估計不是今日就是明日抵達洛陽了。”
朱由檢歎息了一聲說道:“楊鶴在陝西這些年還是幹的相當不錯的,如果不是他的寬仁,估計陝西百姓有不少人是活不下去的。朕都不知道,他居然已經病得如此嚴重了,要是知道的話,就早些讓他返回家中養病去了。”
王承恩馬上勸慰道:“陛下不必如此傷懷,楊總督畢竟已過古稀之年。陛下已經令王總督帶著朝廷的恩典前去慰問,楊總督泉下有知,想來也沒什麼遺憾了…”
朱由檢依然還是有些悶悶不樂,他正懷念著楊鶴時,卻見一名太監前來彙報,說是葉雨軒前來求見。朱由檢這才收斂了情緒,宣葉雨軒前來晉見。
葉雨軒這次返回京城,一是為了回京敘職;二便是以東海巡閱府的身份參加了東協結束戰爭後的分贓大會…奧,是東亞和平會議才對。
不過很顯然,這次他所參加的和平會議,並不是一個平和的會議,在見到皇帝時,葉雨軒的臉上還有些憤憤不平的樣子。
朱由檢看著他的樣子,不由詢問了一句,葉雨軒頓時向皇帝抱怨起了這些西洋人的野蠻和無禮。
“…明明是我們大明出的力最大,但是他們卻死活不肯讓我們來分配利益。而且作為戰敗者,荷蘭人居然認為日本沒有資格參加這次戰後利益的分配,這實在是太荒唐了。”
對於葉雨軒的抱怨,朱由檢卻絲毫沒有動氣,他對著葉雨軒平淡的說道:“這難道不是很正常的事嗎?在爭奪荷蘭人手中的利益時,英國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自然是和我們站在一起的。
但是現在戰爭已經結束,荷蘭人願意把手上的利益拿出來分配了。這個時候,他們才是歐洲同胞,而我們則是東方的異教徒,他們抱團取暖,正是害怕被我們侵吞了所有利益罷了。
至於日本,他們還沒有足夠的力量讓這些歐洲人承認,他們也是獵人中的一位。在這個世界上,弱者連呼吸都是錯誤的,柔弱的日本有什麼資格和我們坐在一起分享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