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531章 溫黨(2 / 2)

溫體仁歎了口氣說道:“恒嶽兄去年入冬以來身體就一直不好,多次向陛下告老,想要回鄉安度晚年。陛下已經準了。”

唐世濟沉默了一會說道:“陛下這一招順水推舟用的真是好啊,把倪元璐調出了刑部,就算二楊被趕出了朝堂,袁老大人培養出來的那些嫡係,恐怕也不是惠尚書能夠輕易指揮的動的。這樣一來,刑部依然還是李夔龍、田爾耕占據優勢。

黃道周雖然也是袁老大人的門生,但此時回到朝中除了分走倪元璐在袁黨中的影響力外,並不能給我們帶來太多助力。且他在外太久,對於朝中形勢可謂一無所知,我擔心他回來之後也未必會倒向我們這邊。

直隸總督掌控京畿要害,宋應升區區數年內從一介舉人提升到如此要職,自然對陛下忠心耿耿。這一番調動之後,陛下在河北地方的掌控可謂是穩如泰山了。

錢抑之此時想要我們聯合惠世揚、倪元璐他們清除刑部李夔龍一黨,恐怕是難辦了…”

唐世濟的分析,其實在場的三人心裏都很明白,特別是溫體仁自己更清楚,皇帝發布這些人事任免時到底在想什麼。

走到了現在這個地位,溫體仁說自己沒有再進一步的欲望,恐怕他連自己都騙不過去。但是想要跨越這最後一步,他又發現自己距離內閣首相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在沒有擔任吏部尚書時他還不覺得,但是等到他就任了這個位置之後,便意識到崇禎登基這幾年來對於官製上的改革,實際上並不亞於國初時太祖重新厘定官製的力度。

雖然在這場改革中,許多官場上的潛規則被變現了,比如內閣對於六部的約束,首輔對於內閣的領導權力。但是改革之中,某些權力潛規則也被借機消除了。吏部對於內閣的牽製權力,戶部對於六部的約束權力,司法部門和軍隊的獨立,使得皇帝同樣加強了對於整個國家的控製力。

也正因為看到了這一點,天啟朝激烈的黨爭,在今日反而難以發生了。因為朝中各派的大佬現在已經很難跨部門發展自己的勢力了,除了科學進步黨和東林黨外,其他的政治團體已經越來越和某一部門的利益結合了起來。為本部門爭奪利益的動力,遠過於此前為政治團體爭奪勢力更為現實。

能夠通過錢士升同刑部的袁黨聯合起來,固然讓溫體仁頗為意動。但並不代表,他願意拿目前的地位去陪錢士升賭一把,看看陛下是否願意放棄李夔龍一黨。贏了,得利最大的是袁黨和前東林黨人;輸了,損失最大的卻是他自己。

因此溫體仁終於還是強硬的拒絕了錢士升,準備跟隨著皇帝的腳步走下去。他思索了許久之後,不由對著唐世濟說道:“美承你可願意調入刑部檢察院,去任職副總檢察長?如今的兵部已經沒有多大的前途了,倒是刑部檢察院未來大有前途,我們可不能不在裏麵沒人照應啊…”

就在宮外這些大臣們四處聯絡密談時,朱由檢倒是很是悠閑的帶著家人在城外暢春園踏青。崔呈秀、馮銓、孫之獬等近臣也陪著他出城遊樂來了,在過去幾年崇禎這還是第一次弄出這麼大的排場。

雖然今日本是為了踏青遊玩而來,但是坐上了遊船看了一會風景之後,朱由檢便忍不住將孫之獬叫了過來,對著他說道:“最近這兩日大明時報刊登的社評,朕看著很是不滿意,你可知道朕說的是什麼嗎?”

孫之獬的思維倒是敏捷的很,趕緊回道:“陛下可說的是,關於我朝擊敗巴達維亞及平息葉爾羌汗國內亂的文章嗎?”

坐在船頭的朱由檢倚著欄杆點頭說道:“正是,不是我朝單獨擊敗了巴達維亞,我們也不是為了香料才去進攻巴達維亞的。

就算是,也不能這麼直白的寫出來。否則今後東協的權威何在?我大明的仁義又何在?

你回去後重新找人寫幾篇,先發表當地土人被荷蘭人欺壓的事件,然後是這些土人向東協請願求援,大明和東協各成員本著人道主義向荷蘭人提出的警告,然而荷蘭人卻蠻橫無理的拒絕了,這才有了東協和巴達維亞的戰爭。

要多寫一些英國人和西班牙人在戰爭中的勇敢事跡,將他們在這場戰爭中的作用完全報道出來。至於大明軍隊的表現可以少寫一些…”

孫之獬頓時有些納悶了,他小心翼翼的詢問道:“可是陛下,為什麼要誇大那些西洋人的戰功,這會不會讓我國的將士們寒心?”

朱由檢看了他一眼後說道:“難道你以為這場戰爭已經結束了?不,我們同荷蘭人的戰爭才不過是開始,所以不能讓荷蘭人把注意力都放在大明身上。你刊登出文章的報紙,朕會讓人送去荷蘭本土的,所以你要找人好好寫。

另外,平息葉爾羌汗國內亂的文章一筆帶過就好。大明時報應該多刊登一些,西域地方同我中國之間的關係。讓國民知道,從前那裏是我們的土地,而不是告訴他們,那裏是葉爾羌汗國的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