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521章 巴達維亞的屈服(2 / 3)

但是城內的荷蘭士兵已經剩下不到1000人,雖然還有549名自願者,兵力也比城外的士兵少了一倍多。更不必提,城內還有近4000華人居民,天知道一旦城外的敵軍開始攻城時,他們會做什麼。

因此當李晨芳再次派人送來最後通牒,要求荷蘭人出城投降時,巴達維亞的議員和軍官們終於忍不住要求總督安東尼·範·迪門慎重考慮中國人的條件了。

雖然安東尼·範·迪門已經將住處搬遷到了河口的城堡之內,但是城堡內那些士兵們看向他的目光絲毫沒有尊重,這讓他的後背時時開始發涼,完全感覺不到一絲安全感。

同樣感到前途渺茫的威廉.基克也悄悄的跑來勸說他,希望安東尼·範·迪門接受中國人最後遞過來的和平建議。

兩眼都是血絲的安東尼·範·迪門,在自己的辦公室內雙手抱頭沮喪的說道:“現在投降和等他們攻進城堡有什麼區別?公司的利益反正都會受到極大的損失,難道我的下場會更壞一些嗎?我還不如保留著自己的名譽戰鬥到最後一刻,起碼可以有尊嚴的死去。”

威廉.基克自然是不願意安東尼·範·迪門選擇這條大家同歸於盡的道路的,他趕緊勸說道:“這當然不一樣,總督閣下。如果我們現在和中國人談判,起碼還能保住巴達維亞,這樣至少公司還能在東南亞有一個立足點。

但是我們如果繼續堅持下去,恐怕連巴達維亞這座城市都要丟掉了。公司在東南亞數十年的開拓毀於一旦,就算我們戰死在這裏,公司的董事們也難保不會對我們在國內的家人下手,這難道也是總督閣下願意看到的嗎?”

安東尼·範·迪門沉默了許久,方才說道:“他們現在距離勝利隻有一步之遙,真的會同意將巴達維亞保留給公司嗎?”

看著總督的心意有所動搖,威廉.基克馬上點著頭說道:“就算他們距離勝利隻有一步之遙,但是想要在雨季攻下巴達維亞,也是要付出不小的代價的。

再說了,東協各國想要的無非是香料群島和佐渡島的利益,巴達維亞對於他們來說並沒有多少利益,因此不可能冒著和公司全麵開戰的風險和我們交戰到底。

哪怕公司失去了巴達維亞,但是在大西洋和印度洋,我們依然擁有著強大的力量,可以切斷中國同歐洲之間的貿易航路,我相信中國人應該會有所顧忌的。”

安東尼·範·迪門還在思考威廉.基克的分析時,對方又再次向他說道:“總督閣下,現在向中國人投降,您還可以利用評議會分擔投降的責任。

一旦戰爭再次開啟,那些議員就有可能聯合城內的軍隊挾持您,以您的名義單獨向東協投降,到時候您可就完全成為本次戰爭失敗的替罪羔羊了。

我們應當利用這次談判的機會,盡可能的爭取到一個好的結果。然後將普特曼斯閣下交換回來,您身上的責任才會盡可能的被減少…”

安東尼·範·迪門很快便理解了威廉.基克的暗示,顯然對方是要他借助這次談判的機會把評議會的議員們一起拖下水,然後聯合議員們將戰敗的責任推卸到普特曼斯身上去。他隻是低頭思索了一會,便知道這是他現在唯一的生路了。雖然這個計劃很無恥,但是安東尼·範·迪門並願意自己的人生終結在這一個。

他終於點了點頭說道:“我會同評議會的議員們好好談一談,你叫上蘇鳴崗從西門悄悄出去,先和中國人談個框架出來。隻要中國人願意讓我們保留巴達維亞城,公司和中國之間的商業貿易活動不受影響,那麼我們願意出城投降。否則的話,我寧可戰死於此…”

崇禎九年七月,安葬熹宗皇帝的德陵終於全部完成。九月,崇禎攜在京的宗室藩王、勳戚及熹宗皇帝時期的元老重臣,前往德陵拜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