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489章 威廉.基克的抗議(2 / 2)

荷蘭東印度公司駐北京的代表威廉.基克這些天來都感到頭疼非常,他現在的心裏比外麵北京十月的寒風還要冰涼。在他和中國人關於自由貿易問題扯皮的當口,中國人突然拋出了佐渡島扣人事件,要求他代表巴達維亞就此事作出解釋,並即刻釋放被扣押的中國人。

荷蘭人畢竟不是英國人,還沒有學會後世帝國主義者顛倒黑白而麵不改色的作風。聽到佐渡島扣人事件的第一時間,威廉.基克沒有立即否認,而是猶豫了半分鍾,這給在場的東協代表們頓時相信了中國人的質問並不是空穴來風。

不管英國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是不是站在中國人這邊,但是荷蘭人無故扣押中國銀行代表的行為,顯然是破壞了大家默認的安全底線。如果各國都能在自己管轄的地方任意扣押非敵對國的平民,那麼東協也就沒有什麼存在的必要了,這對於處於弱勢的英國人和葡萄牙人來說,這種破壞規則的行為自然是不可接受的。

而西班牙人一向敵對荷蘭人,能夠借助這個機會攻擊荷蘭人,自然也不會放過。因此從中國人拋出佐渡島扣人事件後,威廉.基克便發覺自己在東協聯席會議上變成了眾矢之的了。他不得不忍耐著接受每天在會議上被眾人質問的尷尬,一心等待著從日本傳來整個事情的經過,再同中國人進行對質。

但是之後數日裏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商人接連前來東協控訴,他們在東南亞進行貿易時被巴達維亞驅逐和劫掠的經過,並要求荷蘭東印度公司作出賠償。然而這些事件大多是東協成立之前發生的,這讓威廉.基克不得不在聯席會議上表示了抗議。

可是西班牙人的代表和葡萄牙人的代表公然袒護自家的商人,認為隻要證據確鑿,東協便有權力向荷蘭東印度公司聲討賠償,葡萄牙人的代表居然向他如此說道:“…罪行並不會因為時間而泯滅,正義來的雖晚但卻不會畏懼邪惡…”

十月二十日,當一位自稱安汶慘案幸存者的英國女子艾達出現在聯席會議上,就安汶慘案向荷蘭東印度公司做出聲討時,威廉.基克的忍耐力終於到頭了。他認為自己繼續留在這個會議上已經毫無必要,顯然東協的各主要成員已經和中國人站在了同一個立場。

他們正在利用這個場合公然的羞辱荷蘭東印度公司和巴達維亞的首任總督,如果他再繼續忍耐下去,無疑會讓公司的聲譽在東方變得一文不值,這顯然不是他能夠承擔的起的責任。

威廉.基克匆匆打斷了艾達對安汶慘案經過的陳述,他拿起了放在桌上的帽子,看著聯席會議上的諸位代表說道:“作為一名光榮的公司職員,如果我繼續坐在這裏聽這位女士編造悲慘故事詆毀昆總督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名譽而無所作為,那就是在犯罪。

但是各位代表卻幾次駁回了我要求中止這位女士發言的請求,無視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聯席會議上應有的權力。由此回想起這一周以來出現在聯席會議上的各式人物,我有理由相信,聯席會議已經失去了公平和公正的立場。

作為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代表,我謹以公司的名義退出聯席會議。由此刻起,巴達維亞也將暫停我們向東協承諾的一切條約,直到東協各位成員放棄針對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立場為止。”

威廉.基克聲稱要退出聯席會議的表態,讓東協的成員代表們麵麵相窺,就在他們還沒想好如何回應威廉.基克的聲明時。中國代表李翰文突然開口向威廉.基克說道:“退出聯席會議,這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自由,我國不會加以幹涉。

但是我想要提醒你,退出容易加入難。荷蘭東印度公司肆意撕毀自己的承諾,這隻會讓東協懷疑你們是否真的有履行自己承諾的誠意。

另外,在東協的決議沒有下來之前,威廉.基克先生你可以放心的在京城走動,大明可不會背信棄義的扣留你…”

威廉.基克看了一眼保持沉默的其他代表,終於臉色鐵青的戴上帽子離去了。而此時,普特曼斯的信使終於抵達了天津港,顯然這已經於事無補了。

看著威廉.基克離開了會議大廳之後,李翰文頓時麵對著東協眾位代表說道:“這些天來各位已經聽過了許多商人對於巴達維亞的指控,在巴達維亞的代表退出之後,我以為現在有必要對這些指控進行一次表決了。

我建議以東協的名義對於巴達維亞進行公開的譴責,要求其對於過去30年來對東協各國商人的不法傷害進行賠償。

為了保證香料貿易不再遭受外力的幹擾,及貿易船隻不受當地海盜的侵犯,我建議將香料群島置於東協的保護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