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於紅河三角洲上的升龍府,建立於11世紀,距離今日也有近六百年曆史了。作為越南人口最為密集的地區,仿照中原都城修建的升龍府,在經過了曆代越南君主的改建後,規模之大已經不亞於中原的都城了。
升龍府分為內城和外城兩個區域,外城周長約25公裏,比北京的內城周長還要稍大一些。升龍府的內城同樣分為為禁城、皇城和京城所在地三個部分,京城則為平民百姓居住的街坊,約有近百條街道。
升龍府氣候宜人,四季如春,且降雨豐富,花木繁茂,素有“百花春城“之稱。其所在的紅河三角洲,地勢平坦,除了上遊還能看到一些零星高地之外,下遊都是河水衝積而成的平原,因此極為適合農業發展。但是反過來看,也就意味著升龍府周圍並無險可守。
當阮福源意識到鄭氏已經隻剩下一座孤城之後,立刻動員了廣南的全部家底,調集了將近3萬大軍抵達了府裏,試圖一戰而定越南。他還派出阮有鎰前去聯絡明軍,約定日期一起進攻升龍府,為廣南軍分擔壓力。
但是,六月初四,阮福源率廣南軍抵達升龍府城下開始作戰,直到六月十一,他也沒能看到明軍的出現。六月十二到十三日暴雨,城外廣南軍營地被大水衝垮,廣南士兵陷入在泥濘的沼澤之內,士氣一時低落的無以複加。
阮福源此時終於意識到明軍似乎並不會出現了,他不得不下令撤兵。但是一直據城不出的鄭梉,此時卻親自帶著8千養精蓄銳已久的精兵發起了反擊。士氣衰落的廣南軍完全無法抵擋住鄭主的突擊,也沒人願意為大軍斷後,廣南軍終於從撤退變成了大潰敗,損失了近萬人馬。
退回到府裏營地的阮福源又氣又惱,當晚就臥床不起了。而在距離升龍府東南不足百裏的海陽城,一直被軟禁在城內一處宅院內的阮有鎰,於六月八日早上趁著守衛明軍士兵不備逃出了宅邸,並衝到了城內明軍統帥盧象升的衙門前,將自己的出使目的和被軟禁過程向盧象升做了哭訴。
正在等待廣南國回應的盧象升也是震驚了,他正狐疑著自己派人前往廣南軍中聯絡的使者遲遲沒有回應,想不到廣南軍派出的使者倒是被自己的部下給扣押了起來。盧象升正打算點起護軍前往追查,扣押阮有鎰的究竟是誰,這邊又傳來了副帥鄭芝龍前來拜訪他的消息。
盧象升壓住了火氣,令衛兵將阮有鎰先帶下去梳洗一番,待他先接待了鄭芝龍,然後再來處理阮有鎰被軟禁的事情。
盧象升召鄭芝龍相見時,才發現他並非一個人前來,和他一起前來求見自己的,還有總理衙門派出的代表林嶽山。盧象升和兩人見禮之後,便向著鄭芝龍問道:“鄭巡檢使和林委員一起過來找我,可是海上的後勤供應出了什麼問題嗎?”
鄭芝龍眼睛轉了轉回道:“後勤上麵並無什麼問題,越南的冬春季的水稻剛剛收獲完成,給我們減輕了很大的運輸壓力。
其實我和林委員一起過來,是有其他要緊的事務同大帥彙報。詳細的內容,就請林委員向你交代吧。”
盧象升的目光頓時轉移到了林嶽山身上,三十出頭的林嶽山正式職務是總理衙門外交委員,在這場戰爭中他負責協調遠征艦隊的後勤調配及同藩國之間的交涉事務。
他在鄭芝龍這些武臣麵前可以指手畫腳不屑一顧,但是麵對盧象升這樣進士出身的文臣武職,卻顯得老實多了。
林嶽山起身向盧象升拱手行禮之後說道:“下官和鄭巡閱使前來求見大帥,是希望大帥不要應允廣南使者任何事情,以免讓我國在政治上處於被動地位。”
盧象升眼睛眯了一下,迅速問道:“這麼說來,扣押廣南使者是你,還是你們一起幹的?”
鄭芝龍正想著如何為自己辯解的時候,林嶽山倒是大包大攬的回道:“回大帥,是下官下的命令。”
盧象升盯著他,麵無表情的說道:“你是覺得本帥斬不了你的頭顱嗎?”
林嶽山頓時感覺後腦一涼,但他還是硬著頭皮回道:“下官隻是為國家做出了最有利的選擇,並非是藐視大帥的權威。”
盧象升氣急而笑的說道:“我國聯合廣南國攻打越南鄭氏,如今鄭氏隻剩下了一座孤城,眼下就在成功的最後關頭,你卻私下扣押廣南使者,試圖割裂我軍同廣南軍的聯係,這究竟算什麼最有利的選擇?你究竟意欲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