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463章 魏忠賢的餘熱(2 / 2)

王承恩立刻改口道:“那不如從司禮監選一人南下替換…”

朱由檢打斷了他說道:“中途換人,自然要換一個有威懾力的,司禮監中有能夠威懾那些江南士紳的人嗎?”

王承恩頓時啞口無言,不敢再說下去了。朱由檢沉默了一會才繼續說道:“魏忠賢在鳳陽也休息的夠久了,是時候讓他發揮下餘熱了。起詔,免去魏忠賢鳳陽鎮守太監的職位,任命其為江南織造太監。免去徐應元江南織造太監的職位,任命其為鳳陽鎮守太監。

王承恩你親自去鳳陽走一趟,把事情經過向魏忠賢交代清楚。告訴他,這件事辦完之後,他便可以在江南養老了…”

中官的任免向來不用經過外廷,因此王承恩弄好了詔書,便帶著一隊錦衣衛出了京城。王承恩此刻也是知道事情緊急,一路上幾乎沒怎麼停下來歇息過,終於在二十一日後趕到了鳳陽府。

當王承恩從馬車上下來時,已經是雙腿發麻,連站都站不穩了。不過他靠著兩位親信小太監回複了下體力,就甩開了兩人的攙扶,站直了身體對著匆匆迎出門來的高雲問道:“魏太監何在?”

不知王承恩來意的高雲也是有些口吃的回道:“魏公公正在更衣,還請王公公先入府內。”

王承恩回頭取過盛放皇帝詔書的描金漆盒捧在了懷中,方才對著屈著身子的高雲說道:“還楞著做什麼,帶路吧。”

當王承恩走入鳳陽鎮守太監府大堂前的庭院時,便看到魏忠賢連帽子都沒帶好,就這麼匆忙的跑了出來。庭院內已經有人備好了香案,王承恩也沒說什麼客套話,便拿出了詔書宣讀了起來,事實上他同魏忠賢之間也沒什麼可說的。

原先還有些恐慌的魏忠賢,聽著詔書裏的內容,終於慢慢的放下了心來。他原本還以為,這是皇帝準備和他秋後算賬來了,沒想到皇帝還能重新起用他。原本緊緊握在手裏的小瓷瓶,很快又被他藏了起來。

王承恩念完詔書,就重新卷好交給魏忠賢,看著他不用人扶便輕鬆的起身,心裏也不禁暗罵了一聲,“果然是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都快七十的人了,居然還這麼健康。”

王承恩心中雖然這麼想,但是口中卻極為客氣的說道:“魏公公,咱們也找個地方單獨說話吧,陛下還有幾句私底下的話語讓我轉告你。”

魏忠賢趕緊讓開了道路,對著王承恩說道:“那不如請王公公去後院小軒說話,那裏臨近湖泊,即幽靜又涼快…”

沒人知道兩人在小軒內說了什麼,不過第二天魏忠賢便帶著高雲,在十來位錦衣衛的護衛下上路了。

九月九日,正準備和蘇州士紳一起歡度重陽的徐應元,還沒出蘇州織造太監府,就被人攔了下來。還沒等他嗬斥這兩位不知尊卑的錦衣衛,便因為看到從門外走進來的魏忠賢而驚愕的說不出話來了。

聽完了魏忠賢帶來的詔書,跪在地上的徐應元頓時麵如死灰,差點都忘記去接詔書了。魏忠賢拍了拍他的肩膀,小聲在他耳邊說道:“不用太過驚慌,陛下對你還顧念著幾分情分,我若是你,現在就離開蘇州前往鳳陽。這攤子渾水,還是讓雜家來趟一趟吧。”

在魏忠賢的提醒下,徐應元很快就反應了過來,他趕緊回道:“多謝魏公公指點,公公的高義,我一定會記的得。”

徐應元謝過魏忠賢之後,便匆匆進入後院收拾了一些隨身衣物,就帶著幾名隨從離開了。他此刻心裏倒是明白了過來,如果再被那些士紳糾纏上,傳回皇帝耳邊,可能就不是在鳳陽守陵這麼簡單了。

徐應元離開之後,魏忠賢抬頭看了會天空,方才回頭對著身後的高雲說道:“咱們還真是一群不速之客,明明是登高望遠和家人團聚的日子。遇到了咱們,卻真正是要妻離子散了。”

高雲趕緊回道:“這也是他們目無朝廷法紀在先,也怨不得咱們手狠了。”

魏忠賢輕笑一聲,便吩咐道:“去請韓一良同許顯純過來,事情已經耽擱了太久,真要讓那些士紳將罪證都毀滅了,我這把老骨頭可承受不起陛下的怒氣了。

陛下既然要我來做這把刀,雜家也隻有勉為其難了。這些江南的讀書人,總以為這個國家就該由著他們的性子胡來,隻可惜他們都忘記了,天子可是姓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