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460章 朝鮮的未來(2 / 2)

金尚憲和沈器遠趕緊回道:“還請陛下再次賜下,令我朝鮮上下感召陛下之聖德,父母之邦之恩情。”

“朕再次賜給朝鮮,現在的朝鮮就守得住它們嗎?還是說,下次朕還要從後金那裏再索要一次,整天給你們擦屁股?都被胡虜蹂躪成這樣了,朝鮮上下還要對我大明的幫助挑三揀四,難不成李倧真以為,除了他就沒人可以坐朝鮮王的位子了?”朱由檢突然變色,向兩人嗬斥道。

金尚憲一時尚未轉過彎來,但是沈器遠已經開口回道:“陛下息怒,臣等並不敢對天朝的幫助挑三揀四,隻是天朝派兵駐紮朝鮮,並派人督促朝鮮內政改革,茲事體大,臣等不敢不經過君主,就擅自答應下來,還請陛下明鑒。”

朱由檢卻不以為意的回道:“朝鮮,大明之屬國也;朝鮮王,朕之臣子也。什麼時候,朕之詔令,還需要臣子認可了。

朕沒有追究李倧向蠻夷屈膝,並毀壞朝鮮曆代國王向我大明的誓約,已經很是看在朝鮮曆代國王對我大明一直恭敬的份上了。

但是,這不代表朕可以容忍朝鮮內政繼續這麼混亂下去,一幫向蠻夷屈服的亂臣把持朝鮮內政,盤剝朝鮮百姓以供養胡虜攻打我國。”

朱由檢停了停,看了一聲不吭的金尚憲和沈器遠一眼,方才嚴厲而平靜的繼續說道:“朕今日召見你們,也就是想要告訴你們。駐兵也好,派駐朝鮮大臣也好,朕的目的隻有一個,朝鮮不可為胡虜所用,否則朕就要先將朝鮮驅逐出華夏體係。

當然,隻要朝鮮改革自強,擁有了保衛自己的力量,朕到時自會撤回駐軍和朝鮮大臣。現在,你們再告訴朕,你們對朕派遣朝鮮駐軍和朝鮮大臣,到底還有什麼意見?”

年輕氣盛的皇帝說的這番話語,讓金尚憲和沈器遠不由對視苦笑,即便他們心中有著再多顧慮,此刻也不敢當著崇禎麵說出來了。和這位年輕的皇帝相比,朝鮮王和國內的那些兩班大臣們顯然更容易對付的多。更何況,朝鮮抵擋不住後金的入侵,自然也一樣抵擋不住大明在朝鮮駐軍,與其日後被明軍打臉,倒不如現在先應承下來,還能討價還價一番。

聽到金尚憲和沈器遠向自己屈服的聲音,朱由檢的神情終於緩和了下來,這才令呂琦為兩人賜座。然後他接著說道:“其他的細節問題,自有馮銓同你們細細商議,朕也就不在這裏多說了。

不過有兩件事,朕還是囑托你們的。第一件事麼,你們回去之後轉告李倧,改革一事不需要他插手,他現在最大的任務是休養身心,好好反思下什麼叫做華夷之大防。他要是嫌昌德宮太過喧嘩,朕也可以請他來北京安心靜養。

第二件事麼,朝鮮此前同胡虜簽訂的盟約,必然是要找人出來負責的,自朝鮮王以下的投降派官員,要全部加以懲處。另外把昭顯世子及另外兩位大君都送來北京,讓他們學習華夏之典籍,免得今後在華夷之防的問題上行差踏錯…”

金尚憲聽到崇禎要求把世子和兩位大君送來京城,頓時想要說些什麼,但沈器遠緊緊的抓住了他的袖子,令他不得不閉上了嘴。

待到兩人離開西苑之後,金尚憲便不由埋怨起沈器遠,剛剛為何攔住自己。沈器遠則正色對他說道:“金判書難道還看不出來麼?陛下召見我們不是去商議的,而是向我們下達旨意的。陛下雖然年輕,但是行事果決之處非是前幾位皇帝可比的。

違背了陛下的旨意,我們的性命不過是小事,但是世子和兩位大君難道還能不送來大明嗎?到時候你要讓陛下如何看待世子和兩位大君?

須知道,光海君也是有一位兒子的。朝鮮已經經不起再來一場內亂了,我們現在應當做的,是盡量彌補陛下對我朝鮮君臣的猜忌,以免陛下掀翻桌子,另起爐灶啊。”

金尚憲歎息了一聲,終於跟在沈器遠身後離開了宮門,似乎是默認了對方的解釋。

也就在這個時候,幾輛四輪馬車駛入了朝陽門。馬車上阿敏滿不在乎的透過車窗向外看去,欣賞著北京城的街道。他身邊的宋獻策則是看著另一扇車窗,心中不由有些彷徨了起來,“幾年過去,京城的變化真是大啊,也不知皇帝見到自己會說些什麼…”

在他們身後的另一輛馬車上,兀良哈部的首領善巴和兩名同伴,看著兩邊琳琅滿目的商店和往來不息的人流,也是快看掉了下巴。“哪怕是沈陽,也沒有這麼多人和商店啊。”善巴在心裏如此說道。也是在這一刻,他越發確定自己救助阿敏投奔大明的決定,果然是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