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440章 戰爭機器的啟動(2 / 2)

態度一直模棱兩可的英國人,在西班牙人改變了態度之後,也終於有了些動靜。梅思沃爾德向許心素提出,如果大明能夠確保英國在東協艦隊占有一定的發言權,並承認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洋擁有和大明同等的權力,那麼他們也願意支持東協艦隊的成立。

不管是英國人還是西班牙人,其實心裏都很清楚,東協艦隊成立之後必然會落到中國人手中。因為在這一地區,除了中國以外,誰也負擔不起一隻常備艦隊的費用。

雖然在討伐日本的過程中,荷蘭人展示了自己強大的海上力量,但荷蘭人出動的主要還是武裝商船,軍艦的數量不過也就兩艘。如果是為了攻打日本這樣有利可圖的殖民戰爭,那麼荷蘭人並不缺乏船隻。

但如果隻是為了在海上展示武力,清剿航線上的盜匪,荷蘭東印度公司自然不會幹這樣賠本的買賣。光是保衛香料群島、巴達維亞、日本佐渡島及印度洋上的斯裏蘭卡,已經讓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方的力量捉襟見肘了,又怎麼可能讓公司丟下生意不做,跟大明軍艦在海上閑逛呢。

而在另一方麵,東南亞及印度洋的海盜,還處於最原始的發展階段。他們的海上劫掠方式對於散商和沒有武力的東方商船有著極大的危險性,但是對於裝備了火炮的武裝商船來說,隻是一群可以輕易驅散的蟊賊而已。

對於荷蘭東印度公司來說,威脅最大的反而是亞洲國家組建的海上艦隊,特別是像中國這樣龐大國家所組建的大型艦隊。一群被中國招安的海盜就已經控製了,從台灣到馬六甲海峽的海域,如果再給中國人一個擁有使用武力的正當名義,那麼東印度公司在東南亞的勢力發展顯然就要碰上鐵板了。

不過對於西班牙和英國人來說,在征伐日本的戰爭中,荷蘭人同中國人都展示在這一區域讓他們難以匹敵的力量。對比起處處想要吃獨食的荷蘭人,肯同大家一起分享利益的中國人,顯然更容易合作一些,即便他們是一群異教徒。

西班牙人和英國人的態度轉變,使得大明終於將荷蘭人在東協內部孤立了起來。即便荷蘭代表持續反對,也無法再阻止東協艦隊的成立了。於是在昨日晚上的投票中,除了荷蘭代表一張反對派之外,其他代表都投了讚成票。

昨晚的這場會議決定,授權大明籌集東協艦隊,並獲得北太平洋、東亞海域、東南亞海域及印度洋地區的海上執法權力。會議還決定,不管是任一國家的船隻進入以上地區,在見到懸掛東協旗幟的船隻後,都必須降半旗以表示尊敬,以表明自己是一艘合法的貿易商船。

對於那些不肯降旗,被警告後依舊不降旗的船隻,東協艦隊可以對其進行進攻,並實施強行登船檢查。

朱由檢聽完之後,沉默了片刻,方才對著許心素說道:“既然東協艦隊已經獲準成立,那麼下一步就要讓這隻艦隊盡快展現在世人麵前,以造成事實。

朕看可以把太湖號及三艘明級軍艦編入東協艦隊,太湖號的試航,不如就從護送本年度前往歐洲的商船船隊開始。不經曆遠洋航行的風浪,總是不能稱之為海軍的…”

朱由檢還在同許心素談論組建東協艦隊的事宜時,返回到武英殿總參謀部的孫承宗已經開始了緊張的布置。一份份命令在他的口述下,經由總參謀部的參謀們發往了前線各部隊和京畿地區的後勤倉庫。圍繞著遼東的大明各軍事單位,第一次完整的通過總參謀部的指令聯係在了一起,成為了一部運動起來的龐大機器。

由於大明和後金之間在商業上的緊密聯係,錦衣衛情報係統的革新,密碼及鴿信的運用,後金軍隊的大部調動狀況,基本上已經為總參謀部所掌握。

比如黃台吉在領兵前往朝鮮後,留下了衛齊、濟爾哈朗守衛沈陽,阿濟格、阿巴泰守衛遼河一線,嶽托、德格類守衛義州和北鎮。

嶽托、德格類率鑲紅旗、正藍旗一萬五千人馬,加上這一地區放牧的蒙古諸部能夠拚湊出的八千-一萬人馬,總計兵力在二萬五千上下。

而守備遼河的阿濟格、阿巴泰手下又大約有萬餘人馬,因此明軍想要進攻義州,首先就要麵臨後金約三萬五千人馬的圍剿。

孫傳庭在抵達遼西之後,就一直在調查檢閱各部明軍的真實戰鬥力,以確保自己製定的作戰計劃能夠順利完成。

十月一日,總參謀部的命令終於傳達到了孫傳庭的手中,已經抵達的錦州的孫傳庭,立刻下令召集錦州文武官員,傳達總參謀部的命令,組建前敵指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