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439章 漢陽淪陷(2 / 2)

多爾袞最後在書信上寫到,若是過了中午還不回複,他就要出動大軍攻打漢陽,大軍攻城恐難留手,到時全城上下恐怕就要皆為粉末了。

金瑬及其親信頓時被多爾袞的三萬人馬給嚇壞了,從原本的偏向主戰迅速變成了議和派,想要派人出去同多爾袞談判。

但是主和派的領袖崔鳴吉已經護衛著朝鮮王離開了,此刻漢陽城內正是主戰派官員占據了上風。

弘文館校理尹集、修撰吳達濟及台諫官洪翼漢三人,更是高呼:“胡虜在信中如此羞辱殿下,領議政如何能夠與之妥協。豈不聞:主辱臣死嗎?

更何況如今殿下南狩,卻將守衛漢陽的重任托付給領議政,難道不正是因為此前領議政在殿下麵前誇口,說區區胡虜微不足道,必能教他們在漢陽城下頭破血流而回的嗎?

領議政在殿下麵前是一副模樣,殿下離去之後又是一副模樣,如此表裏不一,豈是人臣所為…”

在主和派官員的壓迫下,金瑬不得不改口,說要和後金軍隊抗爭到底。於是在一番公論下,眾人決定沈器遠帶人守西門,金尚憲守東門,尹煌守南麵,金瑬則守北門。

沈器遠同金尚憲步出昌德宮後,兩人相約今日要以死報國,要讓胡虜知曉朝鮮並非無人。

然而當沈器遠帶著六百私兵於西門整頓防務,正和城外的女真部隊對峙時,卻突然從城北傳來了極大的喧嘩之聲,一時之間讓西門眾軍皆驚疑不定。

片刻之後便有一名官員騎馬跑來向沈器遠大聲喊道:“遂之,北門已破,胡虜已經入城,領議政在北門上不知生死,漢陽城已經不可保,趕緊和我一起出城去追尋陛下吧…”

沈器遠顧不得身邊的將士聽到這消息後都開始混亂了起來,他匆匆上前拉住了對方的韁繩,詢問事情的始末。

原來金瑬前往北門之後,便要求士兵出城背靠城牆而戰,試圖挫一挫後金軍隊的銳氣。他還頒發命令,未得令而後退者斬。但是金瑬自己和他的黨羽都不肯出城指揮,隻肯在城門樓上遙控。

漢陽官兵本就疏於訓練,此前他們跟隨吳三桂出城剿滅不到自己一半人數的女真前鋒,占據了地利都未竟全功,可知這隻部隊的戰鬥力有多麼弱小了。

不過漢陽官兵雖然作戰能力低下,但是作戰的勇氣還是不缺乏的,畢竟他們的家人也同樣在城內,女真人的凶殘之名早就傳遍了整個朝鮮。

因此隻要依托城牆守備,再有幾位靠譜一些的軍官指揮,倒是還能守上一段時間的。

但是金瑬的冒險指揮,卻把這隻部隊徹底葬送了。豪格原本還有些擔心攻城戰會出現大量的損傷,但是朝鮮官兵居然出城迎戰,且隊列混亂毫無士氣,他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豪格令兩隊蒙古騎兵成疏散橫隊衝鋒,自己則帶著鑲黃旗成三隻縱隊衝鋒。前麵的蒙古騎兵吸引了朝鮮兵的一輪火力,而他們則趁機衝入朝鮮軍的隊伍中去,展開肉搏戰。

豪格的戰略非常成功,即便朝鮮軍官再怎麼重申命令,沒有經過長久訓練的火槍兵,也很難在這種騎兵正麵衝鋒下,還能冷靜的聽從上官的命令的。

在蒙古騎兵還沒有衝到射程之內,已經有士兵忍不住開火了,一槍響而百槍響。火藥被點燃的轟鳴聲徹底壓倒了軍官們的指令,朝鮮的士兵們頓時失去了冷靜,不約而同的扣動了扳機。

朝鮮人使用的還是火繩槍,也沒有裝備刺刀。一旦失去了指揮,就難以再形成交替射擊的次序。當後金騎兵衝入他們的隊伍之後,這就成了一場單方麵的屠殺。

朝鮮軍在北門外連後金一輪進攻都沒有擋住,在付出了近四分之一的傷亡之後,他們就四散而去了。而此時城門都還沒能關上,就讓女真騎兵一鼓衝入了漢陽城。

沈器遠聽後臉色慘白,他的心中一片絕望。如果王都連半日都守不住,那麼朝鮮王國還有什麼地方能夠抵抗後金的進攻呢?萬念俱灰的他頓時想要抽刀自盡,但報信的官員卻及時抓住了他說道:“遂之冷靜,殿下眼下還在城外,隻要殿下不落入胡虜之手,我們就還有收複漢陽的機會。眼下隻有靠上國援兵,才能把這些胡虜趕出朝鮮了…”

沈器遠終於清醒了過來,他咬牙切齒的說道:“不錯,我們還有大明可以依賴,隻要保住殿下,就能保住宗社。

來人,跟我一起衝去東門,和金判書合兵一起衝出漢陽,去找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