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426章 關於計劃經濟的討論(2 / 2)

不過對於牛金星來說,他並不在乎皇帝尊不遵守傳統,他隻在乎皇帝是否會對他委以重任。如果按照傳統,估計他根本走不到這裏。

就在牛金星在腦子裏胡思亂想的時候,吏部官員陪同著禦前秘書處的負責人張重輝走了出來,四人趕緊上前見禮。張重輝本人雖然沒有什麼文名,但是他們倒是很尊重這位秘書長的祖父張江陵。

張重輝揮手讓四人免禮之後,便同身邊的吏部官員交談了幾句,算是交接了對這四位新科進士的管理權。看著吏部官員離去之後,張重輝才對著四人招呼道:“都跟我過來,我給你們介紹下這裏的環境,然後帶你們去見見陛下…”

禦前秘書處的官房雖然就在乾清門的左側稍房,不過在崇禎漸漸將西苑精舍當成了自己常住之所在後,禦前秘書處在西苑精舍邊上也設立了一處辦公室。

張重輝帶著四人了解了下禦前秘書處的兩處辦公室和日常工作之後,便將他們帶去了西苑精舍內,朱由檢在會客廳內召見了他們。

走進會客廳內的崇禎和幾人見禮之後,便對著張重輝問道:“今年的爵位晉升名單已經決定下來了嗎?典禮放在什麼時間?”

張重輝對著皇帝再次低頭說道:“回陛下,晉爵的名單已經擬定完成,但是元老院各位代表對於給予農會、商會幾位代表冊封爵位還有些異議,因此要求陛下三思。

還有對於把鄭芝虎提升到侯爵一事,也有不少代表認為此人爵位提升的太快了,且壓倒了其兄的爵位,未免有些長幼失序,不合情理。他們建議不如把功勞分散到一起出行的船員身上,從而減少對於鄭芝虎的賞賜…

另外,晉爵典禮就放在下月十八日。”

朱由檢隻是站在原地思考了片刻,便對著張重輝堅決的吩咐道:“你拿著名單再去和豐臣侯、英國公和福王世子一起商議一下,告訴他們這是朕的意思。”

張重輝點頭答應了一聲,便輕緩的退出了房間。朱由檢這才對著一邊有些拘束站立的四名新進士微笑的打招呼道:“都坐下說話吧,都放鬆一些,既然你們已經來了,朕自然要和你們聊一聊,你們今後的工作內容和朕的想法…”

四人臨襟正坐在長椅上,聽完了皇帝將他們安排進剛成立的國家計劃委員會等內容之後,陳子龍最先忍不住向皇帝發問道:“聽了陛下剛剛對於計劃經濟的描述,臣心中有些疑問想要請陛下解惑,不知可否?”

朱由檢的身體向後靠了靠說道:“說吧,你對什麼地方有疑問?”

陳子龍立刻說道:“臣記得自古以來,隻有與民休息,讓官府不去幹擾民眾的生產,才能逐漸恢複天下的財力。

而陛下所謂的計劃經濟,豈不是反其道而用之。讓官府插手民間的經濟生產,臣擔憂地方官員小吏對於生產一無所知,強行搞什麼計劃來,最終隻會導致百姓成為了犧牲品…”

坐在他一邊的張岱顯然不同意他的意見,不待皇帝說話,張岱便出聲同他辯駁了起來,“話也不能這麼說,就算是一戶小民過日子,主家之人也要精打細算一番,避免全家喝了西北風去。更何況是治理國家這樣的大事,豈能沒有一個計劃?

這就好比治理水害,如果不在施工之前先明了是堵還是疏,該挖去多少土石方、使用多少人力和物力,不是白白浪費錢糧就是給當地帶去了禍害。臣以為這計劃經濟還是有可取之處的,不能一棍子打死。”

朱由檢把頭轉向另一側,坐在那裏的夏允彝、牛金星兩人還在沉默不語,不由對著兩人說道:“你們兩人也談談對於計劃經濟的看法吧,從牛金星這裏開始。”

牛金星看了一眼身邊還在思索的同伴,這才看著皇帝的眼睛說道:“臣對於計劃經濟所知不多,不過臣看過大明時報上蘇長青先生寫的關於經濟方麵的文章。

臣倒是對於其中某句話記憶深刻,曰: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臣又在前些時候的大明時報上看到過一些數據,根據這些數據上顯示,一名農夫一年耕種所得,不考慮租稅問題,一人養活5、6人已經是很高的水準了。

但是一名普通工人一年創造的社會財富,最少也可以養活十五、六人以上,某些行業的工人甚至可以給養五、六十人。

至於商人,雖然並不創造財富,但是卻能夠促進工業和農業之間的商品交流,使得雙方生產出來的商品在市麵上獲得流通。

因此,臣以為的計劃經濟,應當是合理的安排農業、工業和商人之間的比例。如果三者之間的比例失去了控製,那麼同樣會破壞經濟的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