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391章 後套和包頭(2 / 2)

在豐鎮以西30裏的泉子溝,綽克圖汗終於追上了皇帝的隊伍,和崇禎見禮之後,綽克圖汗立刻向皇帝請求道:“陛下,林丹汗被偷襲之後,我的部眾在漠北就被後金和外喀爾喀右翼諸部所欺淩。

為了逃避他們,我不得不帶著部眾南下前來投靠林丹汗,可是沒想到林丹汗失蹤於茫茫大漠之中,現在我的部眾已經無路可去,還請陛下收留讓我找塊地方安置他們。”

朱由檢並沒有立即回答綽克圖汗,他對站在綽克圖汗身後英氣勃勃的阿爾斯蘭招了招手說道:“一年多未見,阿爾斯蘭你倒是長的更高了,來上來和朕比一比,咱們誰更高一些。”

阿爾斯蘭看了一眼父親,見他微微點了點頭,於是便小心翼翼的走到了皇帝麵前,雖然他隻比崇禎小一二歲,但是在皇帝麵前卻明顯幼稚了不少。

崇禎和他比了比,發覺自己還高了兩指頭,便不由微笑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到底還是朕更高一些,朕送你的鎧甲刀劍好用嗎?送你的書籍可有翻過?”

阿爾斯蘭伸手撓著頭,頗不好意思的說道:“鎧甲刀劍都好用,但是讀書好難,北地都找不到師父教我讀書認字。”

崇禎笑著對他說道:“鎧甲刀劍固然要常常練習使用,但是讀書也不可拉下。要是不讀書明理,你又怎麼知道這刀劍要指向誰呢?”

阿爾斯蘭此刻倒是福至心靈的說道:“這個不讀書臣也知道,陛下讓臣將刀劍對向誰,臣就對向誰。”

朱由檢更是哈哈大笑的說道:“這話朕倒是喜歡聽,既然你找不到老師。柳先生,你帶阿爾斯蘭去見見章嘉活佛,這段路上你們就當他的老師吧。”

柳敬亭答應了一聲,便帶著阿爾斯蘭下去拜見章嘉活佛去了。待到阿爾斯蘭走遠之後,朱由檢才對著綽克圖汗說道:“綽克圖汗,貴英恰返回漠南時,曾經向朕投訴你。

他說,當日林丹汗被後金軍偷襲,他前去你的宿營地求援,你卻不肯出兵,的確有這回事嗎?”

綽克圖汗的臉皮頓時抽搐了一下,過了好半天才支支吾吾的說道:“當日貴英恰跑來找我時,身邊隻帶著百餘人,他甚至都說不清楚後金來襲的到底有多少人。

外臣身為一部之長,自然要為部眾的安危多考慮一些。等到外臣思考成熟,打算點兵去救援林丹汗時,後金那邊已經底定局麵,並派出了使者勸說我部休戰。

外臣當時也是一時糊塗,方才中了後金的奸計,還請陛下寬恕一二。”

朱由檢隻能搖著頭,歎氣的說道:“綽克圖汗,你這就有些不地道了,你可是和林丹汗、朕一起盟誓過的。

這林丹汗為了替你出頭,帶兵千裏迢迢的北上助你一臂之力,結果你倒好,就這麼眼睜睜的看著他被後金趕進了大漠之中。

現在你又要來分察哈爾部的牧地,你倒是說說,朕要怎麼給你分配牧地啊?”

綽克圖汗也是老臉一紅,過來好久才說道:“外臣也沒想侵占察哈爾部的牧地,隻是想請求陛下行個方便,讓外臣南下青海,為陛下守備青海而已。”

朱由檢看了看他,麵無表情的問道:“這青海能夠蓄養人口的肥沃之地,不是在我大明手中,便是在藏人手中。不知綽克圖汗你是要我大明之地,還是打算和白利土司打上一場啊?”

在弱者麵前綽克圖汗可以表現的很強硬,但是在強者麵前他又會變得很是軟弱。從前他敬畏於林丹汗,現在則敬畏於麵前的年輕皇帝。

看著綽克圖汗喃喃不敢言語,朱由檢才轉身看向了北麵的小溪說道:“朕給你一個建議吧,所謂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既然你帶著部眾來投奔朕,朕自然不會將你拒之門外,不過還想和過去那樣過自由自在的生活是不可能了。

漠南地區人多地少,恐怕很難給你一塊地方給養整個部族,朕的意思是將你的部族劃分一下,然後各自擁有一塊牧地生活,你覺得如何?”

綽克圖汗倒是很明白什麼叫人在屋簷下,在這個時候違背皇帝的意思顯然不是個好主意。於是在綽克圖汗點頭之後,朱由檢便下令給袁崇煥和黃道周,讓他們在分配察哈爾各旗牧場時,將綽克圖汗的部眾也考慮了進去。

至於綽克圖汗父子則被崇禎帶在了身邊,一起巡視河套及西部地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