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372章 勸和(2 / 2)

三十出頭的多羅大福晉囊囊顯然還是願意尊重這樣的傳統的,但其他幾位較為年輕的福晉顯然並不甘心屈從於這樣的傳統。就眼前這樣的狀況看來,顯然粆圖台吉在幾位福晉眼中印象實在不是很好。

朱由檢眨了眨眼睛思考了片刻,便開口說道:“不,不,蘇泰福晉是誤解了朕的意思,朕的意思是額哲不適合在這個時候接任大汗的位子,並沒有說要讓粆圖台吉或是其他什麼人坐上大汗的寶座。”

就在其他幾位福晉還在發愣時,囊囊已經注視著崇禎問道:“陛下的意思是,準備讓大汗的位子先空著嗎?陛下要如何才能做到,讓城內的其他人讚同陛下的意見呢?”

朱由檢看著囊囊說道:“這就需要幾位福晉的幫助了。”

囊囊有些意外的說道:“我們現在除了一些微博的名聲之外,手中既無兵馬也無糧草,就連虎魯克寨桑這樣被林丹汗器重的大臣,也為了自己的利益在我們和粆圖台吉之間搖擺不定,我們又能為陛下做什麼呢?”

朱由檢倒是胸有成竹的說道:“力量並不僅僅來源於軍隊,和歸化城內的一二萬大軍相比,整個土默特川上的十餘萬民眾,才是察哈爾部最大的力量源泉。

誰掌握了這十餘萬民眾的心靈,誰就能左右歸化城內各部首領的決定。就朕看來,今日這十餘萬察哈爾部眾的心思,並未放在由誰來接任大汗,而是關切於誰能告訴他們,新大汗將要把察哈爾部帶往何處去,新大汗究竟能不能從後金的鐵蹄前保住察哈爾部民眾的生命和財產。

所以朕希望,諸位福晉和粆圖台吉一起發表聲明,在擊退察哈爾最險惡的敵人,後金軍隊來襲之前,擱置一切內部爭議,大家應當團結一致共同抗擊後金的入侵軍隊。期間若是有人敢挑唆分裂的,就是察哈爾部的共同敵人。

在擊退了後金軍隊之後,你們將會仿照成吉思汗時期的舊製度,召開忽裏台大會討論並決定關於汗位繼承人、部民的宗教信仰、各部草場分配的一係列問題。”

囊囊低著頭反複思考了數遍,也沒看出崇禎提出的方案對察哈爾部有什麼壞處,但她依然還是有些警惕的向崇禎詢問道:“陛下提出的意見,對於察哈爾部來說自然是最好的選擇,但是陛下您想要從中獲得什麼樣的利益呢?或者說,我們察哈爾部有什麼是可以供奉給大明的呢?”

“蒙古人民的安寧就是對於大明最好的回報…”看著囊囊眼角露出的鄙夷眼神,朱由檢終於收起了官腔說道:“好吧,朕要求這次忽裏台大會上正式確定,蒙古諸部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蒙古人及漢人皆為中國之人,任何試圖分割、分裂蒙漢關係和土地者,都將是蒙古、大明共同的敵人…”

囊囊這才收斂了臉上嘲諷的表情,認真而嚴肅的說道:“我以博爾濟吉特氏的名譽向陛下您發誓,您的要求就是我等的誓言,隻要忽裏台大會真的能夠重新召開,那麼陛下就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朱由檢笑了笑糾正道:“不,是我們的願望都將實現才對…”

在歸化城內坐臥不安的粆圖台吉,聽到了幾位嫂子早上出城後的消息後,便再次來到了南門大營,想要請求崇禎進城為自己說話。

朱由檢同他說了和上午差不多的意思,希望他和額哲暫時停下對於大汗之位的爭奪,把心思放在應對即將到來的後金大軍身上。隻有他在這場戰鬥中立下了無可置疑的大功,那麼其他人也就無法再質疑他登上汗王之位了。

心中本就搖擺不定的粆圖台吉終於被崇禎所說服,於是在第五日一早,囊囊、蘇泰代表額哲和粆圖台吉在察哈爾部各部首領麵前發表了一個共同聲明,表示在後金軍隊被擊退之前,雙方不再糾纏於汗位繼承的問題。

第五日下午,額哲和粆圖台吉一起出城迎接崇禎進城,並請皇帝代替林丹汗主持抗擊後金軍隊的事務。

崇禎和察哈爾部大小首領經過了一天半的討論之後,決定令虎魯克寨桑和幾位小首領守衛歸化城,城中事務由囊囊暫時負責。

粆圖台吉、袞楚克台吉、貴英恰三人帶領五千大汗親衛,及一萬五千部族軍前往東北方的烏蘭察布同明軍彙合,一起抵抗後金。

當這個決定出台之後,察哈爾部的大小首領們都鬆了口氣,一場內戰總算是被消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