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連續趕了七、八天的路,現在我要找個地方洗漱一下。我給你們三個小時去組建大本營參謀部。等我洗漱完畢,我希望能夠看到大本營參謀部的全體成員站在我的麵前…”
看著揚長而去的崇禎,袁崇煥也隻能和身邊的曹文詔等下屬進行商議,如何籌建這個戰時大本營的組織人員。事實上皇帝的要求並不算過分,作為一個邊境守備區,總督府和都督府下都有一個參謀部門,隻要雙方按照總參謀部製定的章程進行合並,就出現了一個管理守備區軍政、民政的組織體係。
洗了一個熱水澡,讓頭腦和身體都輕鬆下來之後,朱由檢發覺袁崇煥辦事的效率還是不錯的,他要求的大本營參謀本部已經基本組建完成了。
剛剛組建完成的參謀本部討論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不要在皇帝提出的集寧海子以北,東西向的大青山以南區域攔截後金的軍隊。
袁崇煥為首的總督府出身的官員認為,應當以集寧海子西側已經修建好的集寧堡為核心陣地抵抗後金軍隊。此地西麵是山,東麵是寬闊的海子,山水之間隻有十公裏左右的平原丘陵地帶,可以說對明軍的防守較為有利。
但是以曹變蛟為首的年輕軍官們則反對這種保守的意見,曹變蛟指著地圖向皇帝解釋道:“我們在集寧堡一帶設防,根本就堵不住後金前往歸化城的東北方要道紅山口。後金軍隻需派出一支偏師和我軍對峙,主力就能從我軍防線北麵東路進入紅山口,直接撲向歸化城。
如果如陛下之前所言,後金今次出兵的主要目的就是歸化城內的察哈爾部的話,那麼後金就沒必要衝擊我軍重兵防禦的集寧堡一線,那麼我們在這裏設防又有什麼意義呢?
大青山從歸化城北麵一直蔓延到集寧海子以北,實在是抵禦北方強敵來襲的最好屏障。雖然山中有不少南北向的通道,但隻要以少量兵力加以封鎖山口,就能阻止敵軍南下。
而唯有聯通歸化城和集寧海子周邊平原丘陵的這條山穀,平坦寬敞難以防禦,才是我們必須要替歸化城堵上的要道。
集寧海子以北,同三麵山脈相圍的這塊盆地,南北長約30餘公裏,東西寬約40公裏。這塊盆地地勢平坦隻有少許低矮的丘陵,也沒有什麼較大的森林可以阻擋視線,唯有中心一條南北流向的烏蘭察布河將整個盆地一分為二。
烏蘭察布河流經的烏湖克圖,就是整個盆地的中心。不管是向西前往歸化城,向南前往集寧堡、豐鎮,還是向東北出前山前往後山區域,都必然要通過此地。我軍應當駐紮在烏湖克圖,建立大營和防線,才能夠迫使後金軍隊不得不主動來進攻我軍,否則他們就難以通過此地…”
朱由檢聽取了雙方的意見之後,便下定了決心在烏湖克圖建立主陣地,而集寧堡則作為後勤基地。確定了這第一件事之後,接下來便是決定物資的調撥計劃和征用那些部隊參加這場戰爭。
坐鎮豐鎮、大同的第六野戰軍自然是這場作戰的主力,接著是第1、7、8、9騎兵師和近衛第一師,然後是被大明收編的19隻蒙古旗的地方自衛軍,其中有八旗自衛軍編入了承德戰區,而剩下的11旗自衛軍則編入了豐鎮,再加上關外的7隻移民自衛隊,動員的兵力便達到了3萬7千人,還有豐鎮、大同地區負責後勤、施工的民工和地方守禦部隊約2萬人。
這個兵力數目已經和打著四、五萬人馬來襲的後金軍隊不相上下了,不過朱由檢並不滿足於此。在會議的最後階段,他才正式詢問起了關於歸化城內的詳細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