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368章 退伍士兵(1 / 2)

雖然今日是範遙服役的最後一日,原本不必再聽軍號起床,但五年來銘刻在他身體裏的習慣,依舊讓他在聽到軍號的第一時間翻身坐起,並開始伸手去抓床邊的衣裳,當他的手觸及到衣物時才反應過來,今日自己已經不用操練了。

已經適應了室內幽暗光線的範遙這才發覺,宿舍內的室友和他一樣在聽到軍號後都翻身而起了。坐在床上的眾人看著同伴都無言的相視一笑,有人或是倒頭再睡,有人則繼續穿戴著準備起身了。

範遙並不打算再次躺下,隻是放慢了穿衣的速度。在這穿衣的過程中,他想起了許多的往事。事實上他是為了一石小麥,才替人來服役的。

他原本以為前往軍營服役和替地主當長工並沒有什麼區別,畢竟他們也是見過那些衛所裏的士兵是怎麼替武官老爺們勞作的。

但是他真的沒想到,在軍營中他居然能夠過上和之前17年完全不一樣的人生。在這裏他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大名,第一次可以放開肚子吃飯,第一次嚐到了紅燒肉和海魚的味道,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名字怎麼寫,也是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覺,當然也是第一次知道自己這麼能跑。

當他收到退役通知時,才發現自己已經舍不得離開軍營了。如果有可能的話,他更希望能夠繼續留下來。然而在長官的勸說下,範遙最終還是服從了命令。而和他同期退役的士兵們,也和他一樣對軍營依依不舍。

第一期被征召的新軍士兵大都不是良家子,他們都是屬於村子裏受欺壓的最底層家庭出身,因此在軍營中倒是第一次享受到了人的待遇。和舊官軍相比,新軍中對於官兵之間的關係管的極為嚴厲,以防止士兵變成軍官的家奴和打手,在某個程度上來說倒是給了這些士兵一些平等的教育。

僅僅是給這些士兵吃飽了飯,又給了他們一些文化教育和尊重,就已經使得新式陸軍同舊官軍有了天壤之別的差距。如範遙這樣的普通百姓,在經過了四年多的訓練之後,其戰鬥能力已經和那些舊官軍中的老兵油子不相上下了。

而這些士兵的服從性和紀律性更是那些老兵油子不能比擬的,一個連的新軍往往能夠輕易打敗三倍以上的舊官軍,這也是為什麼九邊的邊軍現在對朝廷命令越來越聽話的緣由。新式陸軍輔以參謀體係,已經真正成為了大明武力的核心,就如同八旗軍隊在後金軍中的地位一般。

當天色大亮時,範遙等吃過了豐盛早餐的退役官兵們最後一次集結在了操場上,準備聽從上官的最後一次演講,然後就要各奔東西了。

然而就在這人人傷感別離的時候,一隊人馬從營門處跑了過來,很快眾人就看到了代表皇帝的旗幟。原本因為別離而顯得垂頭喪氣的退役將士們終於精神振奮了起來,準備迎接皇帝的最後一次檢閱。

站在司令台上的朱由檢向一幹退役官兵表示了感謝,感謝他們這五年來為國家付出的辛勞和犧牲,不過在演講結束之前他話題一轉的說道:“…你們為國家奮鬥了五年,接下來你們將要為自己的未來,為家人的幸福生活,為將這個社會改造的更適合於我們的子孫生活而繼續奮鬥。

當你們在軍中時,朕要求你們保家衛國。在你們離開軍隊返回普通人的生活之際,我再次以大明皇帝的身份寄語各位,我希望各位即便離開軍隊,也不要忘記忠誠於人民,忠誠於祖國的使命…”

人真是一種很奇怪的生物,明明是同樣的一件事物,但當你采用了不同的態度去看待時,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在皇帝發表演講之前,退役官兵們都沉浸在了一種不舍離開的別離情緒之中,他們對於自己的未來實際上有些茫然和畏懼。因為他們知道,從離開軍隊的那一刻開始,他們將不會再受到組織團體的庇護,自然也不必再接受軍中那些嚴苛的戒律,這樣的生活反而讓他們難以適應。

然而在皇帝的描述和鼓勵之下,這些退役官兵們意識到,他們雖然離開了軍隊,但並沒有被徹底切斷同軍隊的聯係,崇禎允諾他們在遇到了困難時,一樣可以通過各地的退役軍人協會向軍隊和皇帝請求幫助。並且崇禎還聲稱,他們從軍隊的退役並不是撤離了戰場,而是進入了另一個新的戰場進行戰鬥。

在皇帝的演講鼓勵之下,包括範瑤在內的退役官兵在離開軍營時,都是昂首挺胸充滿了鬥誌,對於自己的未來再無此前那麼茫然無措了。

送走了這些新軍退役將士之後,返回京城的路上,朱由檢接到了袁崇煥和錦衣衛傳回的,庫倫之戰和林丹汗失蹤的消息。

袁崇煥還以豐大總督的名義,向朝廷密報了關於插手察哈爾部可能出現的汗位交接的事務。對於袁崇煥所謂的插手,朱由檢實在有些放心不下。而對於林丹汗的失蹤,他也感到非常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