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354章 新樂浪邊區(1 / 2)

朱由檢思考透徹之後,便對著黃立極說道:“好吧,那朕給先生一個說服其他人支持開發這一地區的借口。

今年大明進口的各類皮毛價值不下於70萬兩白銀,進口人參價值大約是40餘萬兩。根據四海貿易公司的記錄,其中一半的皮毛大約來自於圍繞鯨海的沿岸和千島群島,而近五分之一的人參來自於海參崴控製的濱海區。

由於這些地區尚沒有納入到本國行政區劃之內,因此對於這些皮毛和人參收取的是入口關稅,其收稅權力屬於海關。

朕的建議是,將海參崴到興凱湖之間的區域、庫頁島、千島群島三處合並為樂浪邊疆區,設一巡撫處理當地之民政事務,那麼該地區的皮毛和人參等資源今後販賣到大陸就不再算是入口貿易。當然,該地區的軍事事務還是歸於東海巡閱府管理。先生以為如何?”

黃立極終於有些動容了,將這一地區納入到朝廷的管製之內,他也的確可以拿來說服那些同僚了。人參倒也罷了,自從醫學院進行批駁之後,國內人參的價格和銷售數量已經開始萎縮。

唯有這個皮毛生意倒是的確讓人心動,原本大明消耗的皮毛,一是來自陝西、草原;一是來自東北地區。陝西、草原提供的皮毛基本都是大路貨,也賣不起什麼價錢。唯有來自遼東苦寒之地的皮毛,都是黑貂銀鼠等上等皮毛,也是大明各地富豪趨之若鶩之物。

在朝廷加強了對於來自遼東的皮貨管理之後,大明的皮毛價格也隨之步步上揚了起來。特別是去年冬季三位後妃主持公開的慈善活動,身上穿出亮相的北極藍狐服飾讓一幹貴婦小姐們閃瞎了眼,更是刺激了大明皮毛市場的活躍程度。

比如一條上等的黑貂,在廟街市場一把伐木斧就能換上2-3條,但是運回了大明就瞬間漲到了20元一張,製作一件黑貂皮的裘服最少也要用去60張黑貂皮。至於東北亞更少見的海獺皮,在廣州、上海被炒到了120元一張,製作成裘服起碼也要20張。至於最高級的北極藍狐,號稱每一張都需要用銀元鋪滿才肯出售,即便這樣也沒見到有人拿出來出售,但凡收到一張都被用來送給真正的權要了。

這一來一去的暴利,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了皮毛生意當中去,據說在太平洋的另一邊,沿岸到處都是珍貴的皮毛獸,那裏的海獺皮還不及一根針值錢。

能夠把這一地區的皮毛生意稅收控製在朝廷手裏,那就等於是給朝廷找到了另一注財源,黃立極覺得就算自己卸任了,同僚也難以拿這件事指責自己了。

黃立極放棄了不合作的姿態,向著崇禎試探的詢問道:“那麼陛下準備如何開發這一地區,使之成為整個環鯨海邊區的糧倉呢?”

看到話題終於轉了回來,朱由檢倒是極為高興的介紹了起來,“根據探險隊傳回的情報,不需要做任何處理就能進行開墾的土地大約有31000頃;需要去除一些灌木和雜草,並稍稍加以排水的大約八、九萬頃。至於要下一番功夫才能好好種地的平原沼澤,規模不會小於前二者之和。

也就是說,這一片區域能夠立刻開發用於耕種的土地就不下十萬頃,按照1頃地安置一戶人家,也能安置十萬戶移民了。

不過這一片區域畢竟是荒原,除了2、3萬漁獵為生的土著民眾外,幾乎沒有任何物質可以提供給新移民。所以如果一開始就由國家來負擔移民的定居費用,恐怕國庫就會先承受不住。

而根據海參崴鎮守府的測試,想要開墾當地1頃地,沒有3-4匹馬或是2頭牛和成套的農具是不可能的。根據四海貿易公司的計算,要配備以上這些牲口和農具,起碼也要有300元的存款。馬匹和牛的話,還能從濟州島和朝鮮進行收購,鐵農具的話就隻能從天津進行購買。

所以朕的意思是,先拿12萬頃地出來,分成四個不同的部分。比如先拿2萬頃地分配給地方駐軍和家屬;

拿出3萬頃土地用以招募在三家銀行有存款300元以上的住戶,隻要他們向存款所在銀行提出申請,就能獲得一張土地分配證書,持有這張證書坐船抵達海參崴或雙城子,就能免費獲得1頃地。

證書有效期為一年,若是一年內沒有前往當地申請土地,或是申請了土地而不耕種就視為自動放棄。所獲得的土地20年內不必繳納賦稅,但必須將一半收獲出售給海參崴鎮守府或雙城子衙門。

20年之後頒發土地證書,方可進行土地交易。但是20年內耕種的年數不得少於一半年數,否則需補足耕種年數方可頒發土地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