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331章 初次見麵(2 / 2)

二則是德川幕府被推到之後,日本應當建立一個怎麼樣的天下,由誰來取代德川氏的地位,成為日本之主。

這兩件事情,都是與會諸侯們最為關心的核心問題。重新分配西國的土地,雖然是一件極為麻煩的事,但也總是可以緩緩進行的。

唯有這第二件事,卻是最令眾人頭疼的。現在的倒幕聯軍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一個領頭之人。當初德川氏聯合五大老顛覆豐臣天下時,起碼德川氏的力量是遠超各家諸侯的,因此德川家康最終開幕江戶,還是能夠懾服天下諸侯,沒有人會選錯立場。

但是這一次的倒幕聯軍,卻不是某個強藩起的頭,而是在大明的居中聯合下,才掀起了這場倒幕風潮,就連底定西國的三場大戰,也都有明國的力量插手其中。

所以倒幕聯軍雖然有號稱西南三強藩及豐臣遺族四股主力,但是任何一股力量都不能讓西國諸侯們心服口服。不過其他諸侯倒也清楚,除了這四股力量之外,其他人是不可能取代德川氏的,因為他們的背後站著大明。

在大明沒有明確的表態之前,沒有西國諸侯會隨意的下注,避免押錯對象,導致自家成為未來天下人的眼中釘。

薩摩、熊本、長州和豐臣氏,雖然薩摩的武力看起來比其他三家稍稍強勢一些,但是遠在九州島西南端的地理,讓西國諸侯們第一個將之排除了出去。無法控製京都的大名,是無法掌控日本的。

遠離京都的薩摩藩想要控製京都真是談何容易,如果薩摩藩在京都附近奪取一塊土地作為分家,那麼必然會損害到近畿地區諸侯的利益,因此眾人在私下交談時,都不會選擇支持薩摩主政日本。

熊本藩的困境和薩摩藩一樣,隻有長州藩和豐臣氏尚可一爭。隻要長州藩拿回安藝及中國地區的一些領地,那麼通往京都的道路就會變得暢通無阻。

而豐臣氏果然如同傳言一般,拿回大阪平原的領地的話,他的地理位置比長州藩還要好。隻是豐臣千代畢竟是一位女子,豐臣遺族也沒有什麼出色的人才,就算明國最終選擇了豐臣氏,待明人離去之後,豐臣千代也未必能夠守得住這塊肥沃的土地。

諸侯大會開到第三日,申甫和尚帶著幕府的求和使者抵達了大阪城。陪同申甫和尚抵達大阪城的鬆平信綱,向葉雨軒、許心素、李晨芳三人轉達了,大禦所和將軍想要中止這場戰爭的決定。

不待兩位同僚說話,葉雨軒已經下了決定道:“兩位殿下的善意,我已經感受到了。我們此前也向奈良的井伊直孝大人送去了聯軍的意見,我們認為這場戰爭的確是到了該結束的時候。

聯軍現在已經占據了絕對優勢,就算是京都也是唾手可得。幕府軍再堅持下去,隻是多增加一些傷亡,並不能夠改變戰局的優勢對比。

但是聯軍痛惜日本平民的生命,不希望他們死於無謂的戰爭,所以才通過井伊直孝大人向幕府轉達了我們的建議。我們希望幕府向聯軍投降,對我方在戰前送出的文告和此前送出的通牒進行回複,賠償聯軍和各國商民的損失,那麼這場戰爭也就可以結束了。

至於你剛剛所說的,幕府想要和大明單獨媾和一事,恐怕我們難以答應。至於雙方在談判之前先行停戰,這顯然也是不可能的。另外豐臣千代殿下是否願意見你,取決於豐臣千代殿下自己,我們並不能加以幹涉。”

對於葉雨軒的回答,鬆平信綱內心是極為憤怒的,但他還是忍耐住了自己的脾氣,向著許心素和李晨芳說道:“這場戰爭,幕府可是受害者,你們怎麼能夠要求受害者給加害者補償呢?這難道算是孔聖人所說的仁義嗎?”

三人中李晨芳的臉皮還是比較薄一些,他幹脆把視線轉到了麵前的茶盞上,沒有理會鬆平信綱的提問。

許心素則強自分辨道:“幕府怎麼能夠算是受害者,如果不是長崎奉行對於我國商民的迫害,我們又怎麼會出兵日本呢?”

鬆平信綱立刻回道:“可是聯軍不是已經攻破了長崎,連竹中采女都已經被你們明正典刑了嗎?長崎、大阪、駿府這些地方的財富,難道還不足以讓聯軍滿足嗎?幕府雖然受到了一些挫折,但遠沒有到達投降的地步,我江戶數萬旗本,可不是那些農夫們可比的。聯軍如此咄咄逼人,難道就不擔心幕府破釜沉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