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327章 各方反應(2 / 2)

帶領這隻軍隊的,依然是那位宇佐美定佑。這不是德川賴宣不知道此人無能,隻是他不能承認自己被一個無能之輩給忽悠了,這不僅有損他的形象,連他在江戶苦心經營出來的好名聲都要被敗壞掉了。

不過宇佐美定佑在此前堺市一戰中終於醒悟了,寫小說和指揮作戰完全是兩回事。因此在被大阪這邊放回之後倒是低調了許多,對於德川賴宣更是抱緊了大腿,不敢違背他的任何指令了。

對於這樣一個無能但又隻對自己忠心的宇佐美定佑,倒成了德川賴宣最為放心帶兵將領,因為就算幕府使者將他拉過去也沒用,底下的將士不會聽他的。而隻要宇佐美定佑完全遵照他的命令去做,這隻軍隊的行動就依然掌握在他手中。

德川賴宣自然不會急著去替井伊直孝和阿部正次打下手,因此他對於宇佐美定佑的命令隻有一個拖字,不待大阪城下決出勝負,紀伊藩的軍隊就不要越過之前和大阪叛軍約定的邊境。

德川賴宣倒是打心底不希望大阪軍這麼快失敗,畢竟他從大阪軍這邊弄到的土地還沒捂熱。但是他倒是真沒想到大阪軍這麼能打,在不依賴大阪的城防下,就將阿部正次和井伊直孝兩軍給擊敗了。

在這樣的狀況下,不管幕府派出的使者再怎麼言辭給力,也阻止不了他將宇佐美定佑的軍隊撤回了和歌山城。並且他還給江戶上書,批評阿部正次和井伊直孝拿戰事當兒戲,輕軍冒進才有了這場大敗,事實證明,他此前持重用兵的主張才是正確的。

而退到奈良的井伊直孝也沒有閑著,他一邊寫信和京都所司代和德川義直,指責他們組織的後軍行動緩慢,才讓大阪軍有機可乘斷絕了自己的糧道。

另一邊則寫信給江戶,把李晨芳送來的書信也放在了這封信件內。井伊直孝在信中向大禦所和將軍承認了出征的失敗,但他將五分責任推卸在了阿部正次身上,三分放在了京都所司代和德川義直身上。

在信件的最後,井伊直孝信誓旦旦的說道:“…臣知道自己罪孽深重,辜負了兩位殿下的期待,原本不該苟活於人世。

隻是奈何大阪叛軍投靠外國,氣焰囂張跋扈,罪臣不敢就此切腹謝罪,以全一己之私,而將奈良百姓再度拋棄。

故罪臣帶領三千赤備,三千藩軍,誓為幕府守住奈良,絕不讓大阪叛軍跨生駒山脈一步。當幕府派出使者前來接替罪臣之時,便是罪臣切腹以謝兩位殿下之日…”

對於井伊直孝的推卸責任,除了已經被大阪軍抓住的阿部正次無法為自己自辯外,京都所司代和德川義直自然是不承認井伊直孝的說法,認為這場戰爭的失敗,完全在於井伊直孝的輕敵冒進和阿部正次的無能。

江戶幕府的老中們聽到井伊直孝和阿部正次兩軍失敗的消息,已經吃驚的說不出話來了。再看到紀伊藩、井伊直孝、德川義直、京都所司代這些幕府重臣之間互相推卸責任的文書,就更是無言以對,隻能將問題上交給將軍家光和大禦所殿下兩人決斷了。

隻是還沒能等德川秀忠、德川家光父子從大阪戰敗的消息回味過來,另一個驚人的消息又再度傳到了兩人麵前。

就在井伊直孝逃往奈良的那一天,淺野長晟、池田忠雄帶著中國諸侯聯軍8萬7千人,在廣島城西麵的八幡川對陣大明-九州-長州聯軍近三萬人,結果不到一個刻時就被對方擊破右翼,導致全線潰敗。

此戰被俘約3萬餘人,池田忠雄等十多位中國小大名被俘,淺野長晟雖然及時逃回了廣島城,但是在第二日清晨還是向逼上門來的九州聯軍投降了。

這一仗過後,西南諸侯聯軍同大阪之間已經再無阻礙,不僅中國地區的諸侯紛紛向聯軍投誠,四國地方的諸侯現在也變得不可靠起來了。

之前對於井伊直孝、德川義直、紀伊藩都不感冒,認為應當逼迫他們繼續前去和大阪叛軍拚命的德川家光,此時也震驚的說不出話來了。

過了許久,他才向著傳遞消息的信使詢問道:“這一仗到底是怎麼打的?8萬7千人還打不過對麵3萬人嗎?”

信使不敢抬頭注視家光,口中戰戰兢兢的回道:“實在是明軍的炮火太過猛烈,淺野忠長、上田重安兩位大人率領的右翼軍陣在明軍的槍炮轟擊下完全崩散,明軍又趁勢發起了衝鋒,導致我軍全線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