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316章 秀忠的忍耐之道(2 / 2)

秀忠知道,家光最為信任的家臣還是他,也隻有他才能攔住固執而有些孤僻的家光作出錯誤的決定。鬆平信綱拜伏在地,發自內心的向秀忠發誓,他一定不會忘記秀忠今日對他的囑咐。

就在日本列島上緊鑼密鼓的準備著下一場戰爭時,三千裏外的大明都城北京,卻是一片祥和的景象。

雖然幾個月前南方爆發了一場波及範圍極大的地震,但有賴於朝廷果斷而迅速的處置,這場天災給湖廣這個產糧區造成的影響被縮減到了最低。

本身就遠離震區,今年又因為海河治理工程初見成效而受益的京畿百姓,很快就恢複到了自己的生活當中去了。

因為各種新產業的出現,北京、天津兩地的街頭已經很難看到什麼閑人了。就連原本被視為地方上不穩定因素的遼東難民和北方流民,現在也被兩地的工廠主們視為了香饃饃,不斷的被拉去了新開業的各種工坊之中。

這些新開的工坊就像是一塊沒有盡頭的海綿,把京畿附近的富餘勞動力不斷的吸收了進去,並開始向更遠的地區招募著人手。當然,也有一些以農產品作為加工對象的工坊,幹脆就把工坊搬去了產地,利用當地便宜的勞動力和豐富的原料進行加工。

原本以內務府和大商人投資為主,主要集中在門頭溝、北京、天津、唐山等地的新工廠,現在正從京畿地區向著四周傳播開去,尤以保定和洛陽開辦的新工坊最多。

這些新工坊的增加,又使得工匠的地位大大被提高了。廢除了匠戶製度之後,能夠自由勞作的工匠收入立刻超過了自耕農,同普通商販的收入相差仿佛。

在這樣的情形下,培養工匠技藝的技術學校終於得到了百姓的認可,一些自耕農和小商販開始把孩子送入技術學校學習,指望他們能夠學個手藝養活自己。

新工坊的大量出現,除了對工匠有著大量需求之外,新技術、新機器也成了工坊主所熱衷的對象。這種來自於民間的熱忱,也讓研究自然科學的新學開始流行了起來。

作為一切科學之基礎的數學,也從文人雅士的一點小愛好,變成了真正的深奧學問。當然,這同崇禎一直努力的推崇數學不無關係。

如今就連燕京大學剛入學的學生都知道,但凡在皇帝麵前談論詩詞文章的,大約說不到幾句就被皇帝請離了。但是如果在皇帝麵前談一個數學方程式,也許皇帝能和你談上幾個小時也不會厭倦。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崇禎的這種習慣,使得各部官員都開始學習起了新學,甚至有人還專門請一位老師為自己講解新學。雖說不乏有跟不上形勢的老頑固,認為皇帝這是偏廢了學問的正道,但是這樣的人終究是少數,很快就被主流所拋棄了。

十一月初,皇家科學院將舉辦一場數學研討會,邀請兩名聲稱計算出月球運行軌道的數學研究者,公開講述自己的計算方程式,而皇家科學院將為兩人頒發5000元獎金的消息,很快便引起了全城的轟動。

雖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如何計算出月球運行的軌道,但是大家都好奇於,這兩名研究者究竟能不能拿到這筆巨款。

設立於燕京大學禮堂內的數學研討會現場,在十一月四日被數百名學生和市民擠的水泄不通。待到崇禎抵達會場時,主持會議的徐光啟好不容易才清理出一條道路來。

徐光啟邀請崇禎走在自己前麵時,朱由檢卻停下來對他說道:“今日是皇家科學院召開的數學研討會,在科學的世界裏,沒有因為權力而發生變化的真理,自然也就沒有皇帝和平民的區分。

您作為皇家科學院的院長,理應走在最前麵。而我今日,不過是一個來聆聽科學真理的學生而已。”

徐光啟隻是楞了片刻,又抬頭看了看周邊屏息觀望的學生、市民,方才微笑的向皇帝說道:“既然陛下這麼說,那麼就恕臣今日無禮了。”

徐光啟在崇禎的禮讓下,第一個走進了會場,而皇帝的話語也迅速傳遍了會場內,當崇禎走入會場後,全場的肅立的觀眾們不由齊齊鼓掌向他致意了起來。

崇禎向著四周的觀眾點頭致意,當他走到第一排的座位之後,便再次向徐光啟提道:“既然今日我們都是來聽人演講的,那麼就應當讓演講者站在台上去,讓更多人能看到他們。至於我們還是坐在台下為好,先生以為如何?”

徐光啟看著崇禎緩慢的點了點頭說道:“那就照著陛下的意思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