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209章 接二連三的壞消息(2 / 2)

在海蘭珠溫言軟語的勸說下,朱由檢終於放下了患得患失的心理,他接過了海蘭珠手中的小米粥說道:“是啊,我還是有些放不下啊。其實有孫先生和總參謀部在關外調度諸軍,就算是我自己在關外,也不可能做得比他們更好了。現在再想這些,的確沒什麼意義,倒是壞了自己的心情,要是讓察哈爾人看出蹊蹺來,也不是什麼好事…”

朱由檢一邊和海蘭珠閑聊,一邊喝著小米粥,舒緩著自己的神經。不過他放鬆的時間並沒多久,就聽到門外的侍衛報告,說豐大總督袁崇煥到了張家口,想要求見皇帝。

朱由檢楞了一下,將手中還沒吃完的粥碗放了下來,對著海蘭珠和顏悅色的說道:“你先下去休息吧,朕和這位袁總督見見,今晚也許要談上許久了。”

海蘭珠答應了一聲,便收拾了碗筷走出了房門。在她離去的時候,正巧看到一個留著山羊胡子,身材瘦削的男子,在一名侍衛的帶領下向書房走去。

袁崇煥進入書房之後,便恭恭敬敬的向崇禎屈身行了一禮,站在書桌旁的崇禎趕緊上前扶住他,笑著說道:“袁總督不必多禮,我們還是坐下說話吧。”

他剛剛坐下,朱由檢就注視著他問道:“袁總督你不在大同處理政務,連夜趕來見朕,可是出了什麼要緊的事務嗎?”

袁崇煥先是看了看左右無人,才謹慎而小心的向崇禎說道:“回陛下,要緊的事倒是的確有一樁。臣連夜趕來麵見陛下,實是有一要務向陛下上書,若陛下能夠準許,則同我大明糾纏了數百年的外敵,今日可舉手而滅之也。”

朱由檢好生打量了一眼袁崇煥,他以為自己將袁崇煥從遼西調到山西,這位曆史上麵目難以辨識的人物,總應該消停一些了。沒想到才消停沒多久,對方又不甘寂寞的跑到自己麵前來吹牛了。

這種動不動就要舉手滅之的大話,也許能讓這個時代的人忍不住想要聽一聽,對方有什麼真知灼見。但是對於一個經過後世廣告推銷術轟炸的人來說,一聽到有人給自己畫大餅,下意識的就想要起身結束談話了。

不過朱由檢終於記得,自己麵對的不是什麼上門推銷員,因此他還是按捺住了自己的情緒,對著袁崇煥興致缺缺的問道:“袁總督所謂的,舉手而滅之的外敵究竟是誰?又如何而舉手而滅之呢?”

看著皇帝似乎沒有多大好奇心,讓袁崇煥不敢再賣什麼關子,於是老老實實的彙報道:“陛下,自我大明開國以來,我朝最大的外敵,不就是草原上的韃子麼。

最近幾十年,在我大明邊疆鬧得最凶的,的確是女真韃子。但女真韃子再凶惡,也一直沒有越過長城邊關,而威脅到我大明神京。反倒是被我大明趕出中原的蒙古韃子,幾百年來數次複興,幾次攻打到了神京附近。

可見,女真韃子雖然凶惡,也隻是疥癬之疾。蒙古韃子現下雖然衰落了,但一旦強盛起來就能威脅到我神京,這才是大明的心腹之患。

賴陛下之洪福,上天之庇佑,現下蒙古諸部四分五裂,蒙古右翼諸部內附於我大明,而左翼諸部失卻了遼東根基,正是人心惶惶之際。

林丹汗帶著左翼諸台吉,不過數千人馬前來同陛下會盟,這正是上天賜予大明的最好機會。隻要將林丹汗和左翼諸位台吉一網打盡,陛下再發兵擊之,則左翼諸部群龍無首之下,不是被我軍所消滅,也要四處竄逃,遭受重創了。

臣以為,經此一役,漠南蒙古從此就不足為患,我大明不僅可以收回河套之地,就是大興安嶺以西的草原地區,也將納入大明的管轄之內了。”

朱由檢看著袁崇煥比較無語,他有時候挺好奇,同樣是讀四書五經,為什麼袁崇煥和朝中那些清流大臣們會相去如此之遠。在袁崇煥身上,朱由檢沒有看到有任何迂腐的一麵,相反他已經將通權達變四個字發揮的淋漓盡致了。

朱由檢終於確定,袁崇煥既不是什麼忠臣,也算不上什麼奸臣,他隻是一個破壞規則的人,隻要有利益的話。

如果不是他背後站著孫承宗一係,朱由檢說不好早就把他趕回家去了。對於袁崇煥的說法,朱由檢自然不會同意。他好不容易才將蒙古人拉到大明這一邊,怎麼可能就這麼輕易的讓人給破壞了。

於是朱由檢清了清嗓子說道:“袁總督,你的主張一點也不符合我大明現在的利益。消滅外敵,不僅僅隻有肉體上消滅一種方式,將他們變成我們,也是消滅敵人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