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206章 來自蒙古騎兵的歡呼聲(1 / 2)

朱由檢謝絕了吳懷隨行的請求,也拒絕了帶著大隊人馬前去的建議,隻是帶著兩個貼身侍衛就想要出發。不過他還沒有走出府邸就被海蘭珠攔了下來,海蘭珠堅持要同皇帝一起前往,她對崇禎說道:“陛下對於我蒙古風俗一無所知,對於蒙古的語言又所知甚少,如果沒有臣妾的陪同,陛下難道真的能聽懂大汗和那些台吉們的交談嗎?

柳先生雖然也算是大明少有的了解蒙古事務之人了,但是他真的知道察哈爾諸部台吉、那顏之間的關係和來曆嗎?臣妾雖然隻是一個婦孺,但畢竟是科爾沁部的宰桑之女,對於這些台吉和那顏之間的關係還是有所了解的。有臣妾在陛下身邊,或可為陛下一盡綿薄之力。”

海蘭珠的話語說服了在場的官吏,朱由檢沉吟了片刻後說道:“也好,你我夫婦同心,陪朕走一趟也沒什麼問題。”

示意隨從替海蘭珠牽來坐騎之後,朱由檢一行人便走出了府邸,順著街道向張家口的關口走去了。然而就在關口前的街道上,英國東印度公司亞洲地區總經理梅思沃爾德也攔到了隊伍之前,請求跟隨皇帝參加和韃靼人的會晤。

這些日子都差點忘記有梅思沃爾德這個人在身邊的崇禎,對他的舉動很是好奇,於是不由伏下了身子看著他問道:“為什麼?朕這次可不是去飲酒取樂,而是去同那些蒙古首領談判的,帶上你又有什麼作用呢?況且這一次,朕可保證不了你的安全。朕覺得,你還是等在關內等候消息比較合適。”

梅思沃爾德深呼吸了一口之後,看著崇禎的眼神誠懇的說道:“皇帝陛下和那些韃靼首領們會談,豈能沒有一個見證者。在下雖然隻是海外之人,但也願意站在陛下身邊,見證一個偉大的曆史時刻,以保證陛下今日的高瞻遠矚能夠被傳揚出去,而不是埋沒在荒野之中。

更何況,韃靼的貴族一向喜歡背信棄義,有在下做一個見證,陛下今後也算是出師有名了。至於危險什麼的,在下相信陛下的運氣一定能夠庇護在下安全歸來的。”

對於梅思沃爾德的說辭,朱由檢在心裏過了一遍,終於點了點頭吩咐左右給了他一匹馬,接著繼續向關外走去了。

雖然梅思沃爾德說崇禎的運氣能夠庇護他們安全歸來,但事實上朱由檢還真不是拿運氣在賭。距離大明、右翼蒙古諸部對察哈爾部的那場大戰過去也快兩年了,柳敬亭負責的民族宗教委員會和大明的商人們,不僅積極的對右翼蒙古諸部進行聯係,同樣也對察哈爾部的部眾進行了交好往來。

光是民族宗教委員會主持的牛痘種植委員會,就救活了左、右翼各部不知多少人,除了林丹汗和一些蒙古貴族們,因為反對把牲畜身上的液體塗抹在自己身體上,還在堅持拒絕牛痘給自己接種外,大部分的蒙古人都開始接受了這種預防天花的醫療技術。

也因此崇禎在左、右翼各部中的名聲,還不是一般的好。而柳敬亭同左翼各部台吉、那顏的接觸中,也一直掌握著察哈爾部上層人士的動態。據崇禎掌握的情報,現在察哈爾部內部最大的矛盾,不是察哈爾部同後金之間的矛盾,也不是左翼諸部和右翼諸部之間的矛盾,更不是察哈爾部同大明之間的矛盾,而是林丹汗和察哈爾部諸部台吉、那顏之間的矛盾。

林丹汗的西遷政策,從一開始就沒能得到察哈爾部上下的一致讚成。隻不過在後金收服了內喀爾喀五部,又不斷的挖掘察哈爾部的牆角,使得察哈爾本部直接暴露在了後金大軍的兵鋒之下,在察哈爾部有可能滅亡的威脅下,大家才不得不聽從了林丹汗的主張。

但是左翼諸部西遷之後,不僅沒能完成林丹汗設想的兩翼蒙古合一的計劃,反而把原本在名義上還服從於察哈爾部的右翼蒙古諸部完全逼迫到了明國那邊,形成了左、右翼蒙古諸部之間的敵對關係,這讓左翼蒙古諸部的不少人感到很是失望。

而右翼蒙古和明國的聯合,也使得駐紮在歸化附近的察哈爾部並不能占據武力上的優勢,為了保證歸化城的安全,林丹汗不得不抓緊了對於左翼諸部的控製,不肯讓他們遠離歸化放牧。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最大的區別就是,對於土地的利用效率上,前者是極為低下的。

明國可以把右翼蒙古諸部按照草場進行劃分,並要求他們駐紮下來。那是因為明國在這些地方有足夠的農耕產出,加上貿易上的補充,使得這些定居的右翼諸部可以生活下去。但是左翼諸部受到的限製遠比右翼諸部大的多,貿易上的好處又首先被林丹汗的直屬部族先侵吞了,那些同林丹汗關係較遠的部族,發覺西遷之後,他們過的反倒是不如遷移之前了,因此要求遷移到更遠的草場,或是返回遼東的聲音就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