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往來商人的稅收,女王的國庫裏堆滿了財富,而這也是女王想要獨立的資本。
現在暹羅王的大軍將女王的軍隊牽製在北麵的前線,這座城市的防禦力量已經降至了最低。一旦失去了我們在海上的保護,這座城市就像是一個熟透了的榴蓮,隻要稍稍施加一些武力,就能品嚐到裏麵鮮美的果肉。難道我們要讓那些中國人,獨自享受這道大餐嗎?”
艙室內沉默了許久,範.金克爾突然漲紅了臉跳起來說道:“不,這當然不能。我們保衛了北大年這麼久,怎麼能讓中國人把便宜全占了。”
不過很快範.金克爾就冷靜了下來,向範.華納詢問道:“可是我們要如何說服那些中國人,讓他們分我們一份?”
範.華納微笑著說道:“北大年河將北大年城三麵環繞,如果想要進攻這座城市,最為直接的辦法就是從港口進攻,這樣就能避開海岸和城市之間的軍營。
不過,北大年港口兩側有兩座炮台,正對著港口的城牆上也有4門大炮。如果進行強攻的話,中國人的損失也不會小。
但如果他們得到了我們的幫助,我們就能提前幫助他們控製兩側的炮台,甚至是港口到城市內的城門。我們還對北大年城內的情況了如指掌,憑借著這些還不夠讓中國人分我們一份嗎…”
範.華納的猜測並沒錯,接到了荷蘭人派出使者帶來的消息後,分艦隊司令李洪桂甚至都沒有同其他人商議,就同荷蘭人達成了協議。他認可荷蘭人有權獲得自己的一份,不過份額的大小應當同戰鬥中的出力大小掛鉤。
在荷蘭人的使者離去之後,李洪桂的副官兼學生李昌就不由有些疑惑的向老師發問道:“老師,我們為什麼要答應他們?光憑我們自己的力量,北大年城也是可以攻下來的。而且學生覺得,這次的進攻還是有些倉促了,老師為什麼不等蘇、楊兩位大人回來商議之後再出兵呢?”
李洪桂一邊看著荷蘭人的使者從繩網上下降,一邊對著自己的得意弟子說道:“我們是大明的海軍,不是某些商人和海盜的私兵。
你看看那些被招安的海盜首領們,打下一個會安之後,一個個得意洋洋,以為大明的海上安寧都是他們的功勞了。
如果任由這種狀況發展下去,朝廷的威嚴在這些海盜眼中還存在嗎?
在這裏,四海營和我們才是一條心的,我們代表著朝廷的臉麵,四海營的受挫,就是朝廷的顏麵受損。難不成,我們還要那群海盜來幫朝廷討還顏麵嗎?”
李昌立刻躬身道歉道:“學生明白了,老師是想借此震懾那些海盜和土人,讓他們知道朝廷的威嚴是不容觸犯的。”
大明海軍攻打北大年的戰事,在荷蘭人的配合下簡直就是一場輕鬆的武裝遊行,戰鬥的過程簡直不值一提。
不過在大明海軍的軍史上,北大年之戰被視為了大明海軍誕生的起點,至於此前的會安之戰完全被忽略了。
讓後人好奇的是,大明海軍的軍史對於戰後的北大年一字未提,隻是非常豪氣的說道:“北大年之戰,是繼鄭和艦隊198年之後,大明艦隊對於南洋的再次造訪。
自此戰之後,大明帝國開始重返海洋,將自己的聲音重新遍及於五洲七洋之上,為世界文明秩序的建立作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雲雲。”
至於當地的居民對這一事件的記錄,則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了無數個版本,其中較為有趣的版本有如下幾個。
根據某位中國曆史學家的考證,北大年之戰後,當夜城內就發生一場大火,這場大火幾乎燒毀了半個城市,讓五分之三的居民無家可歸。
讓人詫異的是,這場大火完美的避開了平民區,隻是殃及了王宮和富人區、商業區。事後有人聲稱,是中國人、荷蘭人、葡萄牙人聯手製造了這場大火,目的是為了掩蓋他們對於這座城市的劫掠。
這個說法流傳並不廣泛,很快就被另一個說法所取代了,荷蘭人、葡萄牙人趁著夜色打劫,結果不小心點燃了某座宅邸,導致北大年被焚燒了半座城市。
而中國海外屬地北大年自治區的教科書則聲稱,荷蘭強盜、葡萄牙強盜在當夜乘火打劫,遭到了中國軍隊的阻止,搶劫不成的兩個強盜縱火泄憤,才有了這場浩劫。
數百年後的爭論,讓北大年大火事件顯得有些撲朔迷離。但是對於這個時代的大明艦隊來說,沒有人關心這把火是怎麼燒起來的。
他們隻是看到,僅僅是從王宮寶庫內搬出的各色財富,就裝了三艘大船,其中包括了將近1450公斤的金沙。李國瑞回京後對親友們如此吹噓道:“你們永遠都不可能相信,看起來不過是個鄉下土財主宅邸的王宮,居然會擁有這麼多金銀珠寶…而我隻是很謙卑的拿了幾件紀念品,我到現在還在詫異,我在當時是如此的高尚和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