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了後宮的黃台吉便推開了攙扶他的兩名侍衛,他接過布木布泰遞來的絲帕堵住鼻孔,便揮手把大呼小叫的女人們趕出了房間。
當房間內安靜下來之後,黃台吉的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他對著身邊的一名侍衛吩咐道:“你去把嶽托和卓布泰叫來。”
黃台吉猶豫了一下,又叫住了向外走去的侍衛說道:“讓他們分別來見我。”
侍衛答應了一聲,很快就將嶽托帶了進來,嶽托剛進房間還來不及行禮,就關切的上前問道:“汗王,你身體無恙吧?”
黃台吉擺了擺手說道:“我身體倒是沒什麼,不過剛剛五哥的話你也聽到了,你覺得怎麼樣?”
嶽托猶豫了下說道:“臣以為三貝勒說的不對,眼下後金國內的漢人因為汗王的仁政而心向我國,現在三貝勒挑起了滿漢之爭,恐怕不是什麼好兆頭。”
黃台吉點了點頭說道:“你說的不錯,天命汗英明神武,百戰不殆,所以能夠一統遼東,創建了後金。不過我女真畢竟是小族,即便是加上那些野人女真,我族丁口也還不到百萬之眾。
在我女真的周邊,就算是最為弱小的朝鮮人,也有六、七百萬之眾。更不必提,人數更為眾多的蒙古人和漢人了。朝鮮人不必去管他們,窩居於半島,君暗民弱,不過是隻守戶之犬罷了。
但是蒙古人和漢人就不同了,這兩個民族不管哪一個,隻要能夠團結一致起來,我女真人就隻能退縮回深山野林中去了。不過天佑我女真人,現下蒙古諸部混亂不已,名義上的蒙古大汗林丹汗不僅不能服眾,甚至還造成了蒙古諸部之間的互相敵對。
而漢人雖然統一在明國之下,但是官吏腐敗,將領無能,宗室貪婪殘暴,底層百姓可謂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以我看來,明國將來之憂不在於外,而在於內。
且那些漢人的書本上不是寫著嗎: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我們女真人當然不是什麼夷狄,這不過是那些漢人對我們的汙蔑而已。但是我們倒是可以從這句話中了解,那些漢人中讀書人的心思。隻要我女真人比明國的軍隊更為強大,比明國的朝廷更會治理天下,那麼那些讀書人並不在乎,統治他們的是一個漢人皇帝還是我們女真人。
所以,我後金若是想要長存下去,甚至如同前朝大金一般入主中原,首要之務就是讓蒙古人和漢人認同我們。讓蒙古人承認,女真和蒙古並無區別,這樣蒙古諸部臣服我後金就不會有什麼心裏障礙。
我女真人若能得到蒙古人的幫助,那麼雖然人口還不及明國漢人之眾,但也是大大縮小了和漢人人口數量上的差距。後金若能臣服蒙古諸部,我們同明國的邊境也從渤海之濱擴大到了西北大漠之中,明國終究不能如寧錦防線一般,將這數千裏的邊境都打造成銅牆鐵壁。
然而光光是如此還是不夠的,即便是我女真人口加上蒙古人口,大約還是不到明國人口的十分之一。若是隻憑借武力去征服這樣一個龐大的國家,最好的結局也不過是另一個大元而已。
是以,想要入主中原,就必須得到那些漢人讀書人的幫助。這些讀書人雖然上不得戰場,但是對於我女真人來說,卻是統治漢人最好的幫手。
當然,我女真人可以利用這些漢人的讀書人,卻不可真的相信了那些讀書人口中的道理,忘記了我女真一族的曆史和出身,去學習那些漢人的文化和風俗。否則,豈不是成了民間那些過繼的養子,替那些漢人接繼香火去了。
滿漢有別這種事情,隻能記在心裏,不能說出來。否則那些漢人還憑什麼為我們女真人去打天下?我們要把蒙古人變成女真人,親近但警惕漢人,這才是我後金立國的根基。”
以往黃台吉雖然同嶽托親近,但從來不會同他如此長篇大論的說上一通,有什麼事便是直接下個命令,吩咐嶽托去完成,根本不會同他講什麼緣由。
此刻聽了黃台吉這一大通言論,嶽托心裏不但沒感覺到受重視的欣喜,反而心中一緊,覺得汗王倒是和自己生分了不少,他趕緊回道:“汗王明見萬裏,不是愚笨如臣可以企及的。臣此生隻願為汗王的鷹犬,汗王的馬鞭指向何處,臣就攻向何處,此臣肺腑之言也。”
黃台吉放下了堵住鼻血的絲帕,小心的呼吸了一下,發覺鼻血已經止住。他於是將絲帕丟在一邊,高興的對著嶽托說道:“說得好,如果我後金國內人人都像你一樣識大體,我們又何必擔心什麼蒙古人和明人呢?
我之所以要和你講上這麼多,就是想要讓你知道,三貝勒此次實在是大錯而特錯,如果繼續這麼縱容他,我後金國今後就要永無寧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