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113章 欲望(2 / 3)

雖然海盜們承認,“明遠號”的確是條好船,但是對於操縱“明遠號”的船員和船長卻很不以為然。“明遠號”的船員們和船長李洪桂,雖然看不起這些打家劫舍的海盜們,但在旅途中也不得不認可了,這些海盜們在海上操縱船隻和戰鬥的能力。

李洪桂在張燮的弟子中,並不算是什麼出色人物。他出身貧寒,才智也不出眾,但是服侍張燮極為周到,所以才被張燮收做了入室子弟。

對於張燮的北上之行,弟子們剛開始並不看好,畢竟皇帝邀請他上京是去教授航海之術,而不是講述道德文章。因此出身較好的弟子,最終都選擇了留在書院繼續讀書,依舊走科舉正道。

李洪桂自知自己難以中舉,因此便和另一位對於科舉不感興趣的富家子弟何昌旗,陪著師父張燮上京了。

李洪桂雖然讀四書五經不通,但是對於海上之事倒是頗有天賦,因此他很快就成為了第二艘軍艦“明遠號”的艦長。

出身貧寒的李洪桂,對於皇帝所給的這個機會自然是非常珍惜的。因此,雖然在航行途中被那些海盜們所嘲笑,他還是極為虛心的向這些海盜中的老手請教,操船和作戰經驗。

雖然“明遠號”上有十多位歐洲水手,但是這些人大多不是正經海軍出身,也沒有擔任過大副以上的職位,對於東亞海麵上的氣候、洋流也不熟悉。

當李洪桂從這些中國海盜那裏汲取經驗後,“明遠號”在海上的作戰能力,也就一日勝過一日了。待到攻下會安城後,“明遠號”的操船能力已經差不多趕上普通海盜操縱的船隻了,而“明遠號”上裝備的火炮,更是讓這艘船的戰鬥能力超過了海盜們的主力旗艦。

不過即便是如此,李洪桂也沒有放棄對於船員的訓練,在海盜們上岸休息的時候,他又抓著自己的船員們開始了進攻港口的訓練。

一輪瞄準炮台的虛擬射擊完成之後,指揮炮擊訓練的值日軍官李昌和鄭香,便跑來上層甲板向他報告道:“老師,炮擊的效果很不理想,上層甲板的大炮口徑太小,威力不足以摧毀炮台。下層甲板的大炮威力是足夠,但是角度不足,根本攻擊不到…”

李洪桂皺著眉頭看著遠處小山上的炮台,不由說道:“看來,想要用艦炮直接攻擊摧毀炮台,再進攻港口的戰術並不怎麼實用。陛下的估計還是有誤,我們必須要派人先登岸攻占了炮台,然後才能進攻港口啊。先中止訓練,討論下如何進攻炮台的方案…”

作為“明遠號”的艦長和大明海軍軍官學校的教官,李洪桂帶出來的學員自然不會隻有船上這20幾位實習軍官,還有一隊海軍軍校學員,正帶著一隻小部隊守在會安城的城頭上,監視著城內和港口的動靜。

在李洪桂帶著“明遠號”在港外海麵上操練時,李國瑞和蔣成勇也正帶著一班學員,站在麵朝港口的城牆上觀望著“明遠號”的行動。

和船上那班學員相比,站在會安城牆上的這班學員,裝束顯然要華麗的多。為了避免被人批評,不僅那些從良的海盜沒有穿戴大明官軍的頂戴,他們這些海軍學員們也脫掉了海軍學校發放的統一製服。

穿回了民間裝束之後,原本看似無分彼此的海軍學員們,很快就分成了兩個涇渭分明的階級。張燮主持校務後,在他嚴厲的校風整頓下,原本海軍軍校內的小團體鬥爭大致是消失了。

但是勳貴將門子弟和平民商人子弟之間的階級區分,可並沒有就此完全抹平。李洪桂究竟不如老師張燮強硬,為了減少雙方之間的衝突,他便幹脆將雙方編成了兩隊人馬,交換船上的值日備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