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告是用大白話寫的,因此在座的首領們一聽便明白了,山西的這位洪巡撫在文告中隻說了一件事,便是勸說他們向自己投降,他願意比照此前投順朝廷的王嘉胤、神一魁兄弟等義軍首領安置他們。
王嘉胤、神一魁兄弟等早期起事的流民軍首領,在被楊鶴招降之後,便被安置到了南方去做官了。雖然有一小部分首領並不願意離開故鄉,但是大多數流民軍首領都還是歡天喜地的去南方上任去了。
比起三年一小災,五年一大災的西北地區,傳說中糧豐民阜的南方地區,在這些義軍首領心中就如同天堂一般。聽到這封招降他們的文告,頓時有人便心動了起來。
高迎祥看到連一向對官府沒什麼好感的紫金梁在聽了文告之後,也露出了猶豫不決的神色,他立時便起身向著眾人怒喝道:“你們是豬油蒙了心了嗎?這官府說的話就能信了?都說王嘉胤、神一魁兄弟他們在南方任官,連帶著家人都能吃香喝辣的。但是你們之中誰曾見過他們的真實狀況了?
所謂人離鄉賤,物離鄉貴,跑到千裏之外做個芝麻小官,自家的出身又不好,又少了鄉黨的幫襯,難道強龍還能壓的住低頭蛇不成。就算大家想要被官府招安,那也要在本鄉本土的官位。這戲文裏說的好,錦衣不能夜行,富貴必要還鄉啊。”
高迎祥的話語倒是引起了眾人的共鳴,不少人紛紛點頭稱是。不過不粘泥卻並不認同,他起身反駁高迎祥道:“高大哥說的自然是大家心裏都想要的,但是現在我們處於劣勢,而官軍處於優勢。
時間拖的越長,我們可供選擇的餘地可就越小。今日我勸各位兄弟向官府低頭,可不是就真要大家當什麼順民。
接受了官府的招安之後,這些官軍自然就會散去。如果大家對於官府的條件不滿意,到時候大家再聚首起事便是了。咱們現在要的,便是先過了眼前這關。”
不粘泥的主張雖然扭轉了大多數人的想法,但是高迎祥還是有些擔心的說道:“就算是這樣,我們也要挑一個合適的對象談招安的事,山西巡撫我們都不清楚他的為人如何,倒是陝西巡撫楊鶴為人寬厚守信,不如派人去西安找一找楊鶴談一談招安的事。”
紫金梁終於站了出來,打斷了高迎祥的話語說道:“楊老大人來我陝西之後,倒是做了不少好事,救活了我陝西不少鄉黨。欺騙他,未免有損我等的聲名,既然大家都認為是一時之計,那又何必舍近求遠。我讚成不粘泥兄弟的主張,大家也別猶豫了,今日就把這事定下來,都說說,你們到底支持誰的主張吧。”
有了紫金梁的一錘定音,大部分首領都選擇了不粘泥的主張,決定和山西巡撫商議招安的事宜。高迎祥看到大勢已去,也不得不順從了眾人的意思。
被洪承疇釋放回來的那名哨探,帶著義軍首領們寫就的書信前往了東北麵的蒲州。三日後,洪承疇帶著五百親兵來到了澄城西麵的洛水河邊紮營,邀請駐紮在澄城的流民軍首領前來進行對話。
洪承疇在會談中展現出來的談吐風度,讓一幹義軍首領甚為心折,也獲得了這些首領的信任。雙方交談了整整三日,終於敲定了招安流民大軍的細節。
於是洪承疇同首領們約定,五月二十五日清晨,義軍出澄城正式向他投降。敲定了投降的儀式之後,洪承疇也高興的表示,要在二十四日晚間宴請義軍首領。
這麼多日來,流民軍首領都沒有發覺官軍的營地有什麼異常,而且洪承疇身邊也隻帶了幾百人,這些首領們對於洪承疇戒心總算是降到了最低。想到他們明日被招安後,還要做對方一段時間的下屬,因此流民軍中的各路首領都參加了這一晚的宴請,他們為了表示對洪承疇的尊重,赴宴時也隻帶了500士兵。
酒過三巡之後,洪承疇借口更衣離開了酒席。隨後,在附近埋伏的賀人龍、艾萬年兩將,各率本部殺入了大營,被麻痹了的流民軍首領無一走脫,他們攜帶的親衛也大多被官軍所屠戮。
收拾了大營之後,洪承疇便命令賀人龍、艾萬年兩軍連夜發起了對於澄城的進攻,完全沒有防備的流民軍,再加上失去了約束軍隊的首領們,使得數萬流民軍毫無戰鬥力,幾乎不到一個時辰就被數千官軍攻破了城池。
洪承疇采用了欺詐的戰術,以極為懸殊的兵力比取得了一場大勝,但是賀人龍、艾萬年兩軍糟糕的軍紀,也讓澄城遭遇了比被流民軍攻占還要巨大的摧殘。在攻打澄城的戰役中,流民軍將士和普通百姓差不多有2萬人被奪取了性命。
而確定了流民軍大敗,分成小股部隊出城四處逃竄,再無複起的跡象後,洪承疇毫不猶豫的將俘獲的31名首領,包括高迎祥、紫金梁、不粘泥在內,全部加以斬首之刑,首級也懸掛在了澄城四座城門之上,以震懾流民。這樣的霹靂手段,頓時讓白水和西麵黃河之間的區域安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