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91章 黃台吉的惱怒(1 / 2)

沈陽汗宮文館內,黃台吉正在聽取嶽托和達海的彙報,這兩人正是被他派去說服代善和阿敏,讓他們將今年的大部分收獲出借給國庫,以讓後金度過今年糧食短缺的難關。

在嶽托的勸說下,代善終於還是應允了出借今年收成,這讓黃台吉的心情稍稍輕鬆了一些。但是達海卻帶回了一個讓人不愉快的消息,“…阿敏貝勒說,如果各旗有什麼短缺,可以自己向他開口,他一定會竭力幫助。

但是如果出借給國庫,天知道這些糧食會流入到誰的腰包裏去。他並不願意拿本旗的財物,去填補某些人的私欲…”

“混賬東西。”黃台吉惱怒的拍了一下麵前的桌案,霍的從椅子上站了起來。阿敏的這個回答,無疑是真正觸怒了他,讓他想要暫時維持住八旗內部的團結也做不到了。

達海立刻住了嘴,室內的滿漢官員都緊緊的閉上了嘴,生怕因此被黃台吉遷怒到自己。事實上除了達海和幾位漢官之外,其他人並不明白黃台吉為什麼突然發怒。在他們看來,雖然二貝勒沒有同意向國庫出借鑲藍旗今年的糧食收成,但是好歹也算是同意出借糧食給其他各旗了,不過是要求各旗貝勒自己去求他,想要掙得一個麵子而已。

和麵子相比,自然是肚子更為重要。因此各旗貝勒向二貝勒低一低頭,就能借到糧食的話,其實也沒什麼不好。因此他們不能理解,為什麼黃台吉聽了之後會變得這麼激動。畢竟他們跟隨在黃台吉身邊這麼久,知道這位四貝勒在女真諸貝勒中以寬厚著稱,很少有事情能激起他的怒火,今天這一幕實在是有些讓人詫異。

作為文館滿漢官員之首的達海,一直注視著黃台吉的表情,看著這位汗王克製住了自己的情緒,慢慢的收起了臉上的怒氣之後,方才敢開口勸說道:“汗王,鑲藍旗名下的田地數量,占據了八旗名下田地總數的四分之一強,且鑲藍旗田地的大豆產出幾乎是我國今年大豆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可以說,鑲藍旗僅以一旗之力,卻已經及得上另外兩旗的耕地產出了。現在嶽托貝勒已經說服了兩紅旗,讓代善大貝勒同意將今年旗下的糧食產出借出三分之一,並向國庫出售四分之一的存糧。

這件事情,阿敏貝勒應當還不清楚,否則阿敏貝勒也不會這麼堅定的拒絕了奴才的勸說。奴才覺得,現在我國剛剛從去年的戰爭影響中脫離出來,國內還是應當以穩定局勢為優先。不如讓嶽托貝勒和奴才再去勸說一次阿敏貝勒,有代善貝勒以身作則,想來阿敏貝勒也會有所退讓的。

我後金國今年糧食缺口不小,不僅八旗部民有缺糧的風險,剛剛分置於各部恩養不久的蒙古降人,同樣也有糧食不足的問題。各旗今年糧食收成相差較大,若是指望各旗自己去解決口糧匱乏的問題,到時自然會發生很多矛盾,也會讓各旗之間出現裂痕。

我國以小邦而敵四境,不在於我國兵馬眾多,而在於我國上下團結一心也。昔日先汗之所以能夠統一女真諸部,屢敗明軍,建國登基,威懾四方。便是因為我軍上下一心,而敵軍上下離心,軍無鬥誌也。

奴才以為,阿敏貝勒念在我國如今麵臨的困境,也應當服從於汗王的命令,將糧食交給國庫進行統一分配,而不是繼續自行其事了。”

黃台吉看了達海一眼,麵無表情的問道:“你覺得,二貝勒會聽你的勸說嗎?我對這位堂兄還是比較了解的,他這個人不僅貪財而且還很記仇。

小時候,二叔和大堂兄陰謀串通明國自立,背叛了先汗。事情敗露之後,先汗原本意圖將二叔和幾位已經成年的堂兄一並處死。

我當日顧念親情,和幾位兄弟一起出麵保了保阿敏,這才讓先汗饒了他的性命,後來先汗還讓他領了鑲藍旗。

可阿敏日後是怎麼報答我的?他的父親和兄長被誅殺之後,他在先汗麵前乖巧聽話的像隻家犬,因此贏得了先汗的信任。之後因為阿巴亥大妃在先汗麵前說我的壞話,導致先汗跟我也鬧起了生份。但是阿敏不僅不幫我在先汗麵前辯解,還立刻疏遠了我,跑去開始奉承起莽古爾泰來了,這豈不是忘恩負義嗎?

我受天命而登上了汗王之位,阿敏不僅不向我宣誓效忠,反而同莽古爾泰勾結在了一起,弄出了一個四大貝勒共理朝政的製度出來,真是千古奇聞。

讓他去攻打朝鮮,他便想要留在朝鮮自立為王;讓他留守沈陽,他便南麵而坐,讓朝臣向他以臣屬之禮參拜。我看,阿敏是沒有忘記當年先汗殺了他父親和兄長的仇恨,所以處處想著要分裂我後金一國啊。”

達海頓時不響了,雖然他是忠誠於黃台吉的,但是他畢竟還是一名旗人,對於這種極有可能引發八旗互相攻擊,引起內部大亂的話題,他並不願意盲從於黃台吉。女真人口本就不多,如果再因為內亂而死傷一批,那實在不是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