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59章 考試(2 / 2)

一個能夠替朝廷政策保駕護航,又能夠對朝廷內部官員設立底線,加以牽製的刑部,方才是今日大明所需要的刑部。

以惠世揚的能力,當他成為了刑部尚書之後,作為強力組織的刑部地位,應當不會低於袁可立在位的時期。

當然,以他的能力,如果登上了刑部尚書的位置,卻試圖阻擾改革進程的話,也會讓崇禎感到不小的麻煩。

思考了一陣之後,朱由檢看著惠世揚不由微笑著說道:“那麼惠侍郎先看看這份文件,這是戶部從本年度開始,打算實施的實物配給製,朕希望你能從刑部的角度,給出一些如何協助的意見。”

惠世揚從皇帝手中接過文件,正打算翻看時,朱由檢卻製止了他說道:“這份文件你可以帶回去慢慢看,待你從關外回來,再將意見交給朕就是了。

不過朕要先提醒你一句,配給製尚沒有對外發布,所以朕希望交給你的文件不要流傳出去。你作為刑部侍郎,應當清楚什麼叫保密製度的,所以朕也就不再多說了。

另外,你這次前往關外,除了處理孫得功一案之外,也可以順便關注下,遼西地方正在進行的肅反案件。

遼西邊鎮乃是後金入關最為便捷的通道,因此朕希望這次肅反能夠將孫得功之類的敗類先清洗一遍,免得我大明邊鎮中再出現,如孫得功、李永芳這樣的漢奸敗類…”

“臣明白了,臣這次出關,一定會將陛下交代的事情辦理妥當的…”惠世揚立刻起身向著崇禎躬身行禮,欣然接受了皇帝的命令。

待到惠世揚離去之後,王承恩才小心的向皇帝說道:“陛下,這惠元儒心思詭秘,他可不是袁尚書這樣有節操的君子,恐怕未必可以被陛下所信任。”

朱由檢看著王承恩笑了笑說道:“朕信不信任他,其實沒什麼打緊的。重要的是,首先他有沒有這個能力掌控刑部;其次他願不願意支持朝廷的改革。

否則,就算是朕找個可以信任的人坐上刑部尚書的位置,也未必能夠保證,刑部能夠照著朕的心意運轉起來。

隻要他能夠交出一份讓朕滿意的答卷,那麼朕不會介意他心裏想些什麼。而隻要他寫下了答案,就等於是在朝中表明了立場,和那些反對改革的官員劃清了界線。

如果他想要先討好朕,登上了刑部尚書之後,再想重新倒戈回去,那就是壞了自己的名聲。一個兩麵三刀之徒,恐怕誰也不會待見他,想要拿下他,也不會是多麼為難的事…”

崇禎三年四月一日,天剛蒙蒙亮的清晨,在京城東麵觀星台附近的貢院東、西街上,已經是人滿為患了。

今日正是會試開考的日子,站在京城貢院前的,不是提著烤籃的士子,便是叫賣早點的小販和維持秩序的巡警。

崇禎元年的恩科試後,按照科舉的規則,第二次會試應當在崇禎四年開始。不過,崇禎二年和三年,皇帝以朝廷淘汰昏官庸吏,導致官員缺口太大為由,連續在北京召開了科舉補試。

原本三年一次召開的會試,突然就多出了兩場科舉考試。以大明疆域的遼闊麵積和低下的交通手段,這兩場考試自然對北方的士人較為有利。

崇禎二年的會試因為通知的較晚,最終隻有北方數省和江南幾省的士子趕到了京城參加考試,參加人數大約為往年會試人數的一半,但錄取人數也還是達到了200多人,略高於平常的會試。

因此,到了崇禎三年,上京參加考試的士人明顯就多了些,站在貢院街道上的士人,足有3000有餘。不少人天色未亮便已經提著燈籠在貢院門口等候了,一心隻想要早些入場。

站在貢院內明遠樓上觀望院外情況的考官們,此刻正圍在正副主考禮部侍郎周延儒和吏部郎中袁繼鹹身後。

袁繼鹹看了看樓內的時鍾之後,便拱手對著周延儒說道:“周主考,時間已經差不多了,是不是可以開門了?”

周延儒同樣看了一眼時間,方才點了點頭說道:“也好,此次科舉規則改了不少,就讓他們先進來熟悉熟悉情況好了…”

等在貢院門口的考生們正檢查著隨身攜帶的文具時,隻聽得“吱吖”一聲,貢院的朱漆大門突然打開了。

一名低階官員從門內走出,站在台階上負手站好後,便抬頭對著門前街道上站立的考生們大聲的喊道:“三年會試正式開考,參加考試的考生都排好隊伍,每五人為一夥進入貢院。不得喧嘩、不得爭執、違者受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