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總參謀部的其他成員離去,隻剩下了孫承宗和茅元儀兩人時,朱由檢才繼續對著兩人說道:“戰爭已經結束,接下來大明應當可以過上一段平穩的日子了。我們必須要抓緊時間,在這段時間內重建整個大明的軍事係統。
朕對總參謀部隻提出兩個要求,第一個要求是,未來三年內將大明軍隊的總數精簡到200萬人之內,建立起野戰軍、守備部隊和武裝警察的三級力量體係,以取代現在的邊鎮、衛所體係。野戰軍暫定為36萬人,守備部隊暫定為74萬人,武裝警察暫定為90萬人。
第二個要求就是,開始著手對服役十年以上、或年齡超過40以上的官兵進行複原動員,普通士兵可安排至關外、海外進行拓荒墾殖,並對退役官兵進行登記,建立預備役體係,以備緊急狀況時進行征發他們。
對於軍官和服役期間得過軍功章的士兵進行甄別挑選,對符合留用要求的人員進行短期培訓之後,再安排到其他部隊任職。對於那些不符合留用要求的人員,則安排到各地的巡警部門任職。
首先保證北直隸、山東、河南、山西、陝西五省巡警部門的建立,再考慮向其他各省的巡警部門充實人手。朕需要你們在一年之內,將北直隸、山東兩省的巡警部門優先健全起來,以備朝廷動用。”
對於皇帝的要求,孫承宗和茅元儀倒是沒有感到意外,畢竟精簡軍隊建立三級軍事力量體製,原本就已經在總參謀部的討論之中。隻不過此前總參謀部權威未立,隻能在京營和京畿附近的邊鎮中進行改良式的整頓軍隊罷了。
從這次的戰爭中可以看出,這種改良式的軍隊整頓並不能徹底改變邊鎮的麵貌,對於軍隊的戰鬥力提高有限。因此當戰爭結束之後,贏得了戰爭的總參謀部和崇禎都打算對軍隊進行一次全麵的整編。
同皇帝交換了意見之後,孫承宗和茅元儀終於告退離去了,會議室內隻剩下了崇禎一人。王承恩這時才走進了會議室內。
朱由檢看著王承恩說道:“柳敬亭是不是還在外麵等候?讓他進來吧。”
在武英殿偏殿內等候的柳敬亭,得到了王承恩的傳召後,便跟著他進入了武英殿內。朱由檢見到他後,甚是開心的說道:“柳先生請坐下說話,你這次出使察哈爾部,說動林丹汗出兵助我大明,實在是大功一件啊。”
柳敬亭趕緊謙讓道:“臣倒是不敢居功,林丹汗雖然願意出兵相助,但是他派出的人馬不多,顯然有觀望我大明同後金相爭的意思,臣以為察哈爾部並非是我大明的善鄰。”
朱由檢笑了笑說道:“朕倒是不在乎他派出的那點人馬,朕在乎的是柳卿你穩住了林丹汗,沒有讓他趁著我們同後金作戰,在西北捅我們一刀。
察哈爾部可不可信,不在於林丹汗的心思,而在於察哈爾部中下層部眾的想法。隻要我們能夠將察哈爾部的經濟和大明聯係在一起,那麼林丹汗想要起兵攻我,就未必能夠得到底下部眾的支持。
另外,你也要繼續同察哈爾部的大小首領們交好下去,如果我們能夠在政治上分化察哈爾部的大小諾顏,那麼林丹汗也就隻剩下一個蒙古大汗的空頭名銜了。到了那個時候,察哈爾部自然就成為我大明的善鄰,甚至也可能成為我大明的一員了。”
柳敬亭微微點了點頭說道:“陛下的策略高妙,隻要我大明堅持下去,臣以為必見奇效。臣這次出使察哈爾部,除了同林丹汗商議了結盟抗金之事外,倒也聽到了林丹汗的一個請求,臣當時擔憂林丹汗態度反複,所以就大著膽子答應了下來,還請陛下恕罪。”
朱由檢擺了擺手說道:“你是朕挑出的使者,隻要不是有心為之,朕總是要認同你答應林丹汗的條件的,你便向朕說說吧,你和林丹汗商談的經過和內容…”
柳敬亭不敢怠慢,便一五一十的向皇帝交代了,林丹汗試圖讓大明支持他反黃教的立場,還打算組建一個反黃教聯盟的經過。
朱由檢沉默了許久之後,才對著柳敬亭說道:“你對林丹汗的應對很合適,我們可以默許甚至是暗中支持他反黃教的立場,但是大明不會陷入到這場宗教戰爭中去。
你作為宗教和民族事務委員會的大臣,在公開場合必須要清楚明白的表達我大明在宗教事務上的一貫立場。那就是:我大明尊重百姓的信仰自由,不會強迫百姓信仰或是不信仰特定的宗教。但是,任何想要借助宗教傳播迷信、分裂大明或是試圖插手世俗權力的人,都是宗教和民族事務委員會要警惕和打擊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