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18章 婚禮(2 / 2)

為了晚上和明天的婚禮,朕還是現在去看看皇後和兩位愛妃,免得明日過後向朕發脾氣…”

當晚在十王府區域內的一座小教堂內,穿著白色婚紗的伊莎貝拉看上去就像是一位真正的天使,在京城生活了近兩年的她,總算是弄明白了一些她所在的這個國家的真實狀況。

對於嫁給崇禎,她並沒有感到任何抵觸,反而內心頗為雀躍。經過了長久的顛沛流離生活之後,她對於把自己從這種生活中解救出來的崇禎還是無比感激的,更何況崇禎還是一個相當英俊的年輕人,因此她很是滿意這場婚姻。

唯一讓她感到有所遺憾的,便是住進了宮內之後,她便很少能夠外出了。雖然伊莎貝拉對於自己的容貌很有信心,但是見識了崇禎身邊圍繞的這許多美女之後,她還是有些擔心起自己的地位能保持多久了。

雖然她的出身也算不錯,但是伊莎貝拉從小四處遷移的經曆,使得她受到的教育無法匹配的上她的出身。再加上東西方教育的區別,使得她感覺自己在某些人麵前就像是一個愚蠢的農婦一般。

無法從文化和學識上維護自己的形象,伊莎貝拉便希望從另一個方麵去贏得崇禎的關注,那便是她在政治上的能力。

雖然伊莎貝拉從小沒有受到專門的貴族教育,但是在父親身邊她已經聽過了太多的貴族鬥爭秘聞。而從小到大的遷移生活中,她也見識了各種各樣的人物,這也使得她更為了解,崇禎娶她是為了什麼目的。

而在宮內的這些日子裏,伊莎貝拉也充分了解了東方宮廷內的爭鬥,並不比西方貴族之間的鬥爭高尚多少,甚至於對她這種異民族出身的妃子來說,還要更為殘酷一些。

她的兒子天生同帝位無緣,而失去了崇禎的寵愛之後,她便隻能在宮內看著四方的天空慢慢的老去。這種生活顯然不是伊莎貝拉能夠接受的,她覺得無論如何都要為自己爭取一點未來的保證。

因此她對於自己另一個身份尤為重視,即葡萄牙女王的身份。就像她的兒子無法繼承崇禎的皇位一樣,葡萄牙王國的臣民也不會認同遠在萬裏之外的大明吞並自己的國家,也許他們可以認可崇禎和她結合之後取得葡萄牙王國國王的王冠,但是他們不會認同一個沒有伊莎貝拉血脈的中國人繼續戴著這頂王冠。

所以伊莎貝拉覺得,隻要崇禎能夠幫助她取回葡萄牙王國的王冠,那麼這頂王冠隻會落在她的兒女頭上,即便是崇禎因為意外亡故了,她也有了一個退身之路。

這種種緣由,使得伊莎貝拉不僅努力學習著治國的知識,也積極的拉攏著澳門駐京的葡萄牙人。從某些方麵來看,對於恢複葡萄牙王國最為熱心的,正是伊莎貝拉自己。

站在布道台上的安東尼奧主教看著麵前兩位尊貴的陛下,謹慎而小心的按照天主教的儀式完成了這場婚禮,為了準備這場婚禮,他還先在王承恩麵前表演了一遍,生怕觸犯了這個國度的忌諱。

婚禮的最後一項,是為崇禎和伊莎貝拉帶上王冠。按照歐洲的流程是安東尼奧先為女王加冠,然後女王再為崇禎加冠。以表示君權神授,及崇禎對於葡萄牙王國的權力來自於妻子伊莎貝拉的含義。

不過當一位在京的澳門忠貞議會議員捧著兩頂王冠走向安東尼奧主教時,卻被崇禎身邊的王承恩攔截了下來。

王承恩取過了議員手中的木盤,無視這些觀禮人員的目光,直接送到了崇禎麵前。朱由檢端詳了一眼放在紅色錦緞上的兩頂綴滿寶石的王冠,便直接伸手取過了較小的王冠,然後用眼色示意了一下身邊的伊莎貝拉。

有些慌亂的伊莎貝拉頓時反應了過來,對著崇禎盈盈屈下了螓首,讓崇禎替她戴上了王冠。而崇禎也摘掉了自己的冠冕,從伊莎貝拉手中接過了王冠往頭上戴了上去,算是結束了這個儀式。

對於崇禎更改加冠儀式的舉動,觀禮的眾人都視若無睹,而安東尼奧隻是楞了片刻就毫不猶豫的向眾人宣布禮成,然後向伊莎貝拉和崇禎獻上了祝福。

伊莎貝拉趁著崇禎和別人攀談的時候,對著站在身邊的安東尼奧主教小聲而意味深長的說道:“主教先生,我覺得紅色更適合你。”

安東尼奧下意識的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黑袍,很快就明白了伊莎貝拉的暗示,他謹慎而小心的說道:“對我而言,最大的榮光在於,能否一直為您和陛下服務,而不是換一件顏色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