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4章 回京(2 / 2)

內閣推行改革到了現在這個程度,我們已經不能像之前一樣,推出幾條改革法令,就可以坐著等待這些法令暢通無阻的實施下去了。

就目前來看,對比起推出新的改革法令,我以為如何落實這些法令在地方上的實施,並對法令實施效果進行及時反饋,才是我們目前最應當關注的。”

“陛下的意思是?”黃立極有些疑惑的問道。

朱由檢思考了一下,才接著說道:“我的意思是,就目前來看,我們需要分散那些反對改革者的注意力,讓他們不能再繼續團結下去,分清敵友,各個擊破。

此外,便是培養支持改革的官員,以替換那些頑固愚昧的官僚,他們若是不願意換腦袋,就讓他們換一換位置。如果朝廷在中下階層的官員中沒有足夠分量的支持者,我們想要推行的改革最終還是要失敗的。”

黃立極隻是思考了片刻,就醒悟了過來,“陛下想要讓崔呈秀主持土地改革,就是為了讓那些反對改革的官員和士紳將攻擊集中在他身上?

陛下的想法固然不錯,但崔呈秀要是抗不住輿論的攻擊,陛下的策略不就失敗了麼?而且以崔呈秀的個性,臣更擔心他幹脆在朝堂上結黨自保,從而引起黨爭,到時朝堂官員內部的對立情緒就更嚴重了。”

朱由檢想了許久才說道:“崔呈秀若是搞得天怒人怨,那就將他撤下來就是了。

大家受不了崔呈秀的激進措施,那麼我們就換一個緩和一點的人上去。如此一來,很大一部分人就會認為朝廷已經做出了讓步,也就不會再對土地改革政策有什麼反抗舉動了。

就如夫子所雲:取法乎上 得其中也。先將崔呈秀推上去,接下來換任何一人主持改革,下麵反對的意見都會少上許多。這也是進二退一之策。”

雖然對於讓崔呈秀複出還是有所抵觸,但是聽過了崇禎的解釋之後,黃立極也沒有了剛剛那種極力想要阻擾他複出的念頭了。

他隻是有些擔心的問道:“現在朝中人事並無所缺,陛下起用崔呈秀,打算任以何職呢?”

朱由檢對於這個問題倒是胸有成竹,他很快便說道:“朕剛剛說過,改革法令想要落實下去,還需要支持改革的官員的踏實執行。

中央官校在各地的分校,今年已經推廣到了省一級,朕決定明年要將分校推廣到府一級。

朝廷隻有切實的掌握了這些地方官員的思想動向和執政能力,並加以培訓和思想教育,我們才有可能挑選出真正能幹的改革派官員出來。

朕既然決定讓崔呈秀主持土地改革事務,那麼起碼也要讓他先培養出一隻能夠打硬仗的隊伍出來。

所以朕打算任命他為中央官校的副校長,先負責籌辦落實各地分校的建設和官員再教育事務。

此外,朕還會設立薊州土地改革小組,讓他擔任組長,先在薊州實驗和研究,當地的土地改革政策落實方案。待到薊州見了成效,再推廣到北直隸地區…”

朱由檢同黃立極在馬車內的商談,隨著馬車進入德勝門之後,便被外麵人群的歡呼聲所打斷了。

在崇禎登基後對出行禮儀的不斷變革下,京城百姓對於皇帝出行不再是誠惶誠恐的拜伏在道路兩側,也不是心存畏懼的麵壁思過,而是可以心平氣和的避讓到道路兩側,等待皇帝車駕隊伍的通過。

畢竟崇禎可比他的祖父和兄長要活躍的多,常常離開皇城在京中出行,按照以往的規則禮儀,這無疑讓京城百姓過於困擾了。因此在他不斷的嚴令下,除了幾次祭祀出行之外,皇帝的普通出行已經簡化到了避讓車道等有限的幾項禮節。

不過今日返回京城的崇禎,卻再次受到了京城百姓的隆重歡迎,畢竟皇帝帶回了一次久違的大勝。

以往遼東明軍的勝敗,隻是讓京城百姓感到義憤填膺,但他們並不覺得同自己的生活有關。因為在這些百姓的眼中,就算遼東明軍屢戰屢敗,他們還有一座山海關可以抵擋住後金軍的入侵。

直到這次後金繞道擊破了薊州長城,差點攻入到了京畿地區,才讓京城百姓覺得,京畿的安全並不是那麼的穩如泰山。

如此一來,禦駕親征趕跑了後金軍的崇禎,自然也就得到了京畿百姓最為熱烈的愛戴。看著朱由檢打開車窗,向著兩側百姓招手致意,黃立極也不得不承認,此刻的崇禎已然坐穩了皇帝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