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705章 過河(1 / 2)

後世有一位元帥曾經說過:五行不定,輸個幹幹淨淨。對於武納格這樣的老將來說,一旦動搖了對於自己判斷的信心,那麼帶來的後果簡直是災難性的。

雖然不管是理智上還是從他過往在戰陣上的經驗出發,武納格知道現在最好的選擇還是召回放出去的各隻遊騎,然後集合全軍主力先去三屯營城下對付了那隻明軍騎兵,接著再想辦法守住三屯營城為好。

但總有一些莫名的期待讓武納格遲遲不能做出這樣的決定,他心裏總是覺得,敢於分兵兩路進攻的明軍主將,也許會在過於迫切的追求勝利的情緒下,讓以步兵為主的明軍主力在行軍中露出破綻來。

隻要能夠抓住明軍露出的破綻給予他們狠狠的一擊,那麼他就能毫無顧及的掉頭對付那隻明軍騎兵,而受挫的明軍主力也無法在短時間內發起對三屯營城的第二次進攻。那麼他們就能在黃台吉反應過來之前,將明軍阻擋在三屯營城以東,給黃台吉留出一個應對的時間。

然而武納格顯然忘記了一件事,過去數十年他在戰場上,都是依賴於自己的雙手和部下的英勇去奪取的勝利。而今天他卻放棄了這個原則,轉而寄希望於明軍自己犯錯,等待勝利自己找上門來了。

當一個人開始放棄自己原則的時候,往往也是犯錯的開始。武納格希望在灤河西岸行軍的明軍主力露出破綻,所以一直遲疑的沒有召回遊騎,向部下作出一個明確的指示。

主將的三心二意自然也就讓原本士氣不高的蒙古人更是無所適從了起來,而武納格也遲遲沒有等到他所希望的好消息。

同灤河東岸狂飆突進的明軍騎兵不同,灤河西岸的明軍主力行動起來就如同一隻慢吞吞的烏龜。武納格放出去的遊騎即便沒派上什麼用場,因為明軍行軍時放出的騎兵搜索範圍超出了他的估計,使得後金的遊騎失去了最好的突襲距離。

而且明軍主力每隔3裏就設立了一座小寨,還放置了一支小部隊用於防禦後路。雖然這極大的拖累了明軍的行軍速度,但卻讓明軍穩固了後防。從忍字山口的大營到遷西也不過就十裏地而,但是明軍卻足足走了一日。

到了當天晚上,武納格終於醒悟了過來,他在這麼繼續等待下去,恐怕會造成兩頭落空的局麵。不僅身後的三屯營城會落入到明軍手中,便是對麵的這隻明軍主力他也伏擊不到。說不定,他帶領的這隻軍隊將會陷入到明軍前後夾擊的最壞局麵中去。

當晚從三屯營返回的哨探帶回的消息,也說明了戰局正在向最壞的方向轉化,明軍騎兵抵達三屯營城下之後,便開始修建營壘,製作攻城器具,還遮蔽了三屯營城周圍,顯然是打算攻城,而不是繞道進攻他們這隻軍隊。

武納格意識到,因為他的猶豫不決,倒是讓這隻明軍騎兵在三屯營城下站穩了腳跟,錯失了解決這隻明軍騎兵最好的時機。到了這個時候,他又覺得明軍主力今日的行動,莫不是在故意牽製他們這隻軍隊,好讓那隻衝到三屯營城下的明軍騎兵趁機攻城。

這一刻,武納格倒是很想找個人商議商議,但是此刻能夠同他商議事情的,隻有還在大營中的土謝圖汗奧巴而已。武納格就算是再想不開,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同滿腹怨氣的奧巴去討論這個問題。

十二月六日淩晨,武納格終於拿定了主意,開始召回分派出去的各路遊騎,並將察哈喇和杜度召了回來。

聽了武納格介紹的情況之後,察哈喇倒是很讚成他的意見,召回分派出去的遊騎,先解了三屯營城的圍再說。

至於杜度則有些懷疑明軍計劃不會隻有這些,他建議加大對於三屯營城附近的哨探,確認了那隻明軍騎兵的詳細情報再做出行動比較妥當。

武納格和察哈喇卻認為,明軍派出一支偏師奔襲三屯營城,目的就是想要拿下這座城市,斷了他們這隻軍隊的後路。

現在時間拖的越久,三屯營城失陷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昨日的哨探得到的消息已經足夠證明了,這些明軍騎兵確實是在修建攻城器具準備攻城,還在城池四周設立了封鎖線。

因此武納格和察哈喇都認為,沒必要再繼續浪費時間,應當就在今日把部隊運動到三屯營城的灤河對岸,然後在明日明軍攻城時突襲明軍背後,以最快的速度擊潰這隻明軍騎兵,到時說不定還有機會回頭繼續堵住明軍主力西進的通道。

杜度無法說服武納格和察哈喇,便隻能接受了兩人的作戰計劃。而為了以防萬一,三人經過商議後,決定讓杜度率領1000騎兵偽裝成主力擋住在明軍主力之前,布達齊率領的1000科爾沁騎兵調入武納格軍中,跟隨武納格和察哈喇進攻三屯營城下的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