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691章 研討(2 / 2)

根據後勤部門在過去一年來的測算,一匹上好的蒙古戰馬,體重大約在300-350公斤之間,想要保持作戰狀態的話,每天食用的食物重量應當在13-15斤左右,草料和精糧各半。

後金主力騎兵為了能夠各個擊破我東西兩路大軍,在過去半個月來一直處於高強度的作戰之中,這不僅極大的損耗了後金軍中的糧草,也讓他們的馬力使用接近了極限。即便蒙古馬以吃苦耐勞而著稱,也不能無限製的運用下去。

而且諸位不要忘記了,後金軍隊如果遭遇到失敗,並不是出了關就能到家了,他們還要循著原路千裏迢迢的返回沈陽去。因此後金上下必然會有一個作戰底線,一旦後金軍隊達到了這個底線,即便是他們在戰場上占據了一時的優勢,也不得不退出關去。

所以諸位應當謹記,朕剛剛說的計劃的確有些風險,但是同後金軍隊所麵臨的風險相比,實在是有些不值一提。朕也可以在此斷言,隻要後金軍隊再次遇到挫敗,就不得不考慮撤退的事務了。”

雖然崇禎的話語並沒有完全打消在座某些將領心中的隱憂,不過倒也的確讓不少將領增強了,對於這場戰爭必將勝利的信心。

率領五旗主力在三屯營下擊敗明軍,並將東路的防線推到了同馬蘭莊隔灤河相望的東岸之後,黃台吉隨即再次率領八旗主力西返,於十一月二十七日抵達了堡子寨。

雖然八旗精兵在這場奔襲戰中依然表現出了敢於戰鬥的特點,但是黃台吉也同樣發現,他手中的這隻八旗軍隊,已經不及父汗手中那隻老八旗軍善於忍耐艱苦的戰鬥了。

當年在薩爾滸之戰中,父汗采取各個擊破的戰略,指揮老八旗在五天內連續擊破三路明軍,消滅了五萬最具有戰鬥力的遼東明軍,在經過了這麼高強度的戰爭之後,老八旗的將士依然還有作戰的欲望和能力。

但是現在他手下的這隻八旗軍,大部分新加入的年輕的將士,都成長於後金立國之後。這些將士雖然小時候還有過漁獵生活的記憶,但是少年之後就因為後金在遼東的崛起,開始進入到遼陽、沈陽等遼東大城內定居。

雖然八旗作為一個軍事化組織,使得這些新生代成員保持著常年的軍事訓練,具備了一定的軍事素養。但是擁有了大量漢人奴隸為自己生產服務的女真人,開始漸漸喪失了勤勞和吃苦耐勞的品質。

努爾哈赤在世時,已經發現女真新一代出現好逸惡勞的趨勢,曾經下了極大的力氣對這種風氣進行了整頓,但是成效一直不大。而到了黃台吉登基之後,他雖然極力提倡女真人應當保持過去那種艱苦樸素的生活習慣,但也一直成效不大,於是試圖以嚴格的軍紀來約束女真八旗,以延緩八旗軍隊的墮落腐化。

應該來說,由於黃台吉登基之後實施的各項措施,贏得了女真親貴中的新生代的歡迎,不管是增加管理旗務大臣還是推行眾小貝勒輪值的議事製度,都大大提升了這些女真新生代的地位,使得他們和黃台吉天然站在了同一個立場上。

而原本戰功不顯的黃台吉,甚至登基後就遇到了圍攻錦州不克的敗績。不過他在短短2年內就取得了東征朝鮮,和迫使察哈爾部西遷的的功績,擺脫了後金以往三麵受敵的戰略劣勢。

軍事上的成功帶來的威望和女真新生代的支持,加上黃台吉在八旗之間玩弄的政治平衡,使得他在八旗軍中的地位獲得了極大的提高,他在八旗軍中推動的軍紀雖然不是一帆風順,但總的來說還是漸漸取得了效果。

在出征西遷察哈爾部的途中,推翻四大貝勒在沈陽作出的決議,主張繞道入關伐明。不僅僅是黃台吉試圖摸索一條進攻明國的新路徑,這也是他在女真親貴中拋出的一個政治試探,想要看看在女真親貴中有多少人支持他,從而為徹底廢除四大貝勒共治朝政的政治製度做好鋪墊。

一開始,這個計劃實施的很是完美,在女真新生代的支持下,代善和莽古爾泰不得不作出了屈服,同意更改出征的目標。

而輕易的攻破明軍的薊州長城各關口,獲得了大量的財物和人丁,也讓八旗各軍認可了他這次出征的軍事決策權力。

但是隨著遵化久攻不下,明軍在西麵石門發起的反擊,讓入關的後金軍隊有陷入一場失敗作戰的可能後,軍中對於他的質疑聲也開始慢慢增長了起來。

調動主力突襲東路明軍,從而挽回了戰局不再惡化,雖然減少了不少質疑聲,但是黃台吉注意到,軍中將士對於他的命令,已經不如從前那麼發自內心的遵從了。

正因為如此,雖然十一月二十七日後金主力返回了堡子寨,但是看到八旗將士們叫苦不迭的樣子,黃台吉也不得不順應了軍心,決定於二十八日修整一日,再對東路明軍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