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沒有改變目標攻打明國,就算擊敗了林丹汗,那些蒙古人除了一身臭烘烘的皮襖和牛羊之外,還有什麼可以讓他們搶劫的。
明人比草原上的蒙古人富有的多,又比蒙古人還要懦弱,隻要攻破了城牆,他們就會乖乖的把自家的財物和女子都奉獻出來,因此八旗的中下階層都劫掠的很開心,自然也就更願意服從於大汗的命令一些。
後金三路大軍抵達了遵化城下之後,明人采取了和以往不同的守城辦法,還把城內的平民給發動了起來。如果這些平民組織起來依然對後金士兵造不成什麼傷害,那麼後金各旗的女真人也沒人會在意明人的這種變化。
但一旦明人的新戰術對各旗士兵造成了傷害,對於這場戰爭持反對意見的女真親貴們,自然就開始在私下抱怨了起來,認為這場伐明戰爭就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這麼一個遵化城,還沒有正式開打,就已經讓近20個牛錄失去了戰鬥力,披甲兵的損失超過了300人。這個損失比這次入關以來發生戰鬥的減員要高出數倍。
後金此次出征雖然接近三萬人,但是除了科爾沁部5000騎兵外,最為核心的武力還是八旗披甲兵5000騎,從各牛錄挑選出來的擺牙喇兵2000餘騎,其次才是各牛錄的無甲兵和雜役,還有各蒙古附庸部落組成的左右兩營。
各牛錄的披甲兵還算是半農半兵,那麼擺牙喇兵就已經是完全脫離生產的職業士兵了,這隻類似於後金常備軍的精銳武力,現在還沒有正規化,隻是作為八旗旗主身邊的護衛,作為決勝時的突擊力量使用。
擺牙喇兵雖然戰鬥力極強,但是以後金的國力也不過才養了3000人上下。因此作為後金在戰場上的中堅力量,還是八旗各牛錄中總數不到20000人的披甲兵。
不管是蒙古人也好、無甲人也好,這些人損失再多,八旗旗主還可以繼續從草原上的蒙古人還有東北山林中的野女真中補充,但是作為八旗中堅力量的披甲兵,每損失一個都會讓這些女真親貴們心疼不已。
而現在損失的300餘名披甲兵大多出自右路軍,其中屬於兩紅旗的披甲兵大約又占了三分之二。哪怕嶽托現在在兩紅旗內威望日隆,也同樣受到了不小的抱怨。
特別是兩紅旗的將士們,還在耿耿於昨日被鑲藍旗燒了後路,而嶽托卻沒有替他們在大汗麵前據理力爭,因此多有埋怨。
此刻嶽托如果再處罰他們,恐怕就要徹底喪失兩紅旗對他的信任了。在進攻遵化受挫的狀況下,當初支持伐明的人員自然會被代善和莽古爾泰聲討。
他們不能直接指責黃台吉,自然就會把矛頭對準他。就算代善是他父親,對於他也是一向有所不滿的,特別是在他替黃台吉爭奪兩紅旗的控製權後,父子之間的裂隙就更深了。
越是在這個時候,嶽托越是需要兩紅旗對自己的支持,以避免淪為攻城不利的責任人。而
明軍戰術上的變化,中路軍負責的北麵同樣也感受到了。黃台吉比嶽托可機敏的多了,幾乎在第一次受挫的時候,他就換下了兩黃旗,讓阿爾津帶著鑲藍旗抵了上去,切實的觀察了一把明軍的新戰術。
四日下午2、3點鍾的時候,黃台吉便停下了進攻,命令嶽托和濟爾哈朗到中路軍營地議事,討論攻城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