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614章 試探(2 / 2)

張獻忠和兩名被召來的官兵都已經作好了上陣拚命的準備,但是聽到了皇帝交代的任務後,都有些發愣。過了好一會,他們才反應了過來,接受了皇帝的命令。

張獻忠等三人離去之後,朱由檢立刻對著身邊的將領命令道:“崔總兵立刻返回營地去,把營中的輔兵帶出來,擺明旗號進入馬伸橋,作好在河西建立營寨的準備。

吳懷回去後指派哨騎,封鎖營地外圍。後金哨探有越過馬伸橋的,決不許放走一人。剩下的事,待張獻忠等人回來之後再說。”

張獻忠下了城頭之後,便有人送來了馬匹。張獻忠看了看馬匹上掛著的武器,搖了搖頭說道:“既然是去示好,就不必帶武器了。”

一旁的士兵立刻卸下了馬鞍邊上掛著的武器,三人翻身上馬,便從打開的東門衝了出去。河東近河的一個緩坡上,溫爾都以一個雜技般的技巧躺在馬背上望著天空發呆。

既不能四下劫掠,又不能依靠冒險去博取功勞,對麵的明軍又龜縮著不敢出來,溫爾都就感覺有些無聊了。最讓他感到厭煩的,還是這天氣越來寒冷,野外已經找不到什麼獸類了,而他們現在宿營的地方卻已經被糟蹋幹淨了,隻能吃一些隨身攜帶的幹糧了。

溫爾都正望著天空發呆的時候,附近警戒的哨騎已經傳來了警報。片刻之間,溫爾都和兩名正在休息的蒙古騎士,都立刻恢複了臨戰狀態。

巴圖紮彥也帶著三人從北麵跑了過來,看著3名沒有攜帶武裝的明軍騎士從河對岸緩緩跑了過來,口中還喊著些什麼。

溫爾都躍躍欲試的對巴圖紮彥說道:“讓我帶兩個人下去把他們抓回來,隻有三個人他們也敢出來,這不是給我們送馬麼。”

巴圖紮彥沒有理會這個精力過剩的部下,反而側耳聽了聽,“他們在喊,不要放箭?

看起來,這些蠻子想要同我們說些什麼,先放他們過來,聽聽他們想說什麼。”

張獻忠等三人過河後,便被那群蒙古韃子隱隱包圍了起來。站在馬伸橋城頭上的崇禎等人,也都緊張的望著張獻忠他們和那些蒙古韃子交涉著。

這一交涉便是半個多小時,直到看著張獻忠等三人安全過了河,朱由檢才安心的放下了望遠鏡,對著身邊的人說道:“好了,他們既然能夠安然返回,起碼我們的計劃成功了一半。就看,張獻忠同他們說了什麼。”

吳懷終於忍不住皺著眉頭說道:“陛下,難道我們真要拿錢去贖回石門寨?”

朱由檢看著諸將疑惑的眼神,不由微笑著說道:“不過是找個由頭同他們搭話而已。

如果後金主力真的西下了,你們覺得這幾個哨探會把這麼荒謬的條件傳回去麼?

我敢打賭,就算石門寨裏有幾個女真牛錄,這些蒙古人也不敢輕易的同我們派出的人搭話。

這些女真人雖然把諸申、蒙古一家人掛在嘴邊,但是他們對於蒙古人可提防的緊。要是知道這些蒙古人同我們私下接觸,又帶回去這麼荒謬的情報,估計女真人會第一個砍下他們的腦袋。

張獻忠他們和這些蒙古韃子談完話,又能安全返回。那麼我們大致已經可以確定,現在的後金主力還沒有西下。石門寨的守軍,依然隻有一些蒙古人而已。”

雖然朱由檢並不清楚,黃台吉正在兀魯特旗內搞分化,但是建州女真對於蒙古人的警惕,他卻是很清楚的。

先不說,以女真這樣一個小部族想要淩駕於蒙古這個龐大的草原民族之上,隻能不斷的削弱蒙古各部之間的離心力,不讓這個民族團結起來。

即便是根據他在後世所知的曆史資料,滿清入關之後,把滿蒙一家掛在嘴上的清皇室,對於蒙古各部實施的減丁政策和宗教愚民政策,讓蒙古族到了清末時,已經成為了一個快要衰亡的民族了。

因此,他要求張獻忠等人去接觸這些蒙古哨探,並不在意他們說什麼。重要的是,這些蒙古哨探敢不敢同張獻忠等人接觸。

有了這個舉動,他已經有八成把握可以確定,石門寨內的情況依舊沒有發生大的變化。那麼接下來,聽取了張獻忠等人的回報之後,便可以討論下一步的作戰計劃了。

對於皇帝給出的理由,諸將都有些半信半疑。不過,他們對於收複石門寨的信心,倒是莫名提升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