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吳懷和左良玉兩人率領的軍隊參加了去年的豐鎮之戰,但是兩隻部隊加起來也不到萬人,而且蒙古人的戰鬥力同奴兵也不可同日而言。他們非常擔心,現在的京營究竟能不能守住京城。
因此在錢謙益開頭之後,幾位閣臣就紛紛開始思考,附近還有什麼兵力可以調到京城來守衛京畿的安全了。
“啪”朱由檢用力的拍了下桌子,把幾位閣臣從胡言亂語中驚醒了過來。對於這些閣臣們提出的對後金入侵戰爭的應對計劃,他終於失望了。
在崇禎聽來,除了黃立極、徐光啟幾位外,其他閣臣們提出的意見完全沒有建設性。他們在受驚之餘,就一個勁的提出往京師調撥軍隊,完全不考慮這些軍隊的士兵所需要的吃穿用度,朝廷是否能夠供應的上。
似乎在這些閣臣眼中,把全天下的明軍都調到京城附近,沿著京師的城牆緊緊的繞上一圈,他們才會覺得安心一樣。就這麼一會功夫,甚至有人已經提議要把四川平叛的大軍調到京城來了。
朱由檢顯然不願意再繼續聽下去了,打斷了幾位閣臣的胡言亂語,讓他們安靜下來之後,朱由檢才開口繼續說道:“如何同後金作戰,調撥什麼地方的軍隊,調撥多少軍力,朕隨後就會同總參謀部進行商議,這不是內閣要考慮的問題。
內閣需要考慮的,是我們要不要應對後金挑起的戰爭?這場戰爭所需要的資金和物資,朝廷能不能夠籌集?戰爭爆發之後,朝廷應當如何協助地方收攏難民?如何讓地方官府配合軍隊進行作戰?如何維護北直隸的社會治安?如何管製物價和輿論?如何在戰後恢複地方的經濟和安撫受到兵災的民眾?
以上這些,才是朕要同內閣進行討論的問題。各位閣臣可有什麼補充或是不同意見嗎?”
崇禎的一連串問題,終於讓這些閣臣找到了一個主心骨。雖然這些閣臣們年紀都比崇禎大了數倍,但是對於後金入侵的問題上,實在是有些束手無策。
在連續被後金擊敗,損失了十多萬明軍和丟失了遼東之後,朝中眾臣已經隱隱有了談奴色變的心理陰影。因此一聽到奴兵繞過了堅固的關寧防線之後,他們就立刻有了束手無策的感覺。
根據明軍和後金交戰的曆史記錄,這些閣臣們發覺,在戰場上他們對於後金根本無計可施。當後金幾百人的搖旗呐喊就能讓一隻人數上萬的明軍崩潰逃亡後,饒是這些閣臣們計劃的再怎麼周詳,也敵不過奴兵以力破巧啊。
而除了從各地調集兵力這一政策最為安全之外,其他想要在戰場上擊敗後金的計劃,都要冒著極大的風險。就算是黃立極,也同樣不願意為那些無能的明軍將領押上自己的聲望。畢竟現在提出任何計劃,都有可能因為計劃的失敗而承擔後金入侵的一切責任。
因此當皇帝主動提出了自己的主張之後,內閣諸臣當然就緊緊的跟上了,這樣即便是計劃失敗了,皇帝也不好責備他們。
郭允厚隻是略略平靜了一會,便開口對著崇禎說道:“陛下,今年的秋收剛剛結束,光是北直隸打的秋糧,都比往年最好的年景還要增加3成收獲,通州糧倉內現在還有270萬石存糧,足夠支應一隻數萬大軍了。
不過國庫的存款就不多了,現今為止也就190萬元。這些資金還是早就分配好用途的資金。就算擠一擠,戶部也不過能拿出10萬元的活動費用而已。
如果真要開戰,恐怕需要陛下從內庫中調撥存款出來了。否則戶部將無法支撐這場戰爭所需的資金。”
郭允厚表示了戶部的難處之後,其他閣臣也紛紛說起了自家分管部門的難處,希望能夠得到皇帝給予的特殊關照。
朱由檢稍稍考慮了一會,便回道:“建奴出動了3萬人馬,那麼朝廷想要擋住他們,10萬兵力應當總夠了。
此次作戰,我們需要的不是完全擊敗後金軍隊,而是要迫使後金軍隊退出邊牆。因此我們隻要守住薊州城、唐山、遷安一線,不讓後金軍隊南下衝入平原地區,就算是勝利。
因此這場戰爭很有可能打成僵持的局麵,通過耗光建奴的食物,迫使建奴退回關外去。
那麼可以把戰爭的持續時間先定為3個月,以10萬人每天花費0.4元計算,3個月也就是360萬元,加上一些備用金,500萬元應當足夠了。
所以戶部現在最要緊的是,籌集到500萬元的戰爭費用,郭先生可以同三家銀行進行緊急協商,要求他們包銷發行500萬元的3年期戰爭公債,以兩淮鹽稅作為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