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543章 文館之議(1 / 2)

黃台吉掃了一眼房內的滿漢文臣,心中還是有些歎息,後金的根基終究還是太過淺薄,武功上麵八旗雖然湧現出了不少人才,但是文事方麵卻隻能依賴於漢人。

達海、剛林是跟隨父汗的老人,但卻不是他的親信。而庫爾纏、吳巴什雖然親近他,卻又文名不顯。然而更讓他糟心的是,滿人中曆練出來的文臣,也隻有這區區幾人。

後金立國十餘年,但是除了在軍事上建立了八旗製度之外,於治國上卻始終沒有定下一套規矩。他從小學習漢人經典,也知道八旗製度雖然發揮出了女真一族最大的戰鬥力,但是同樣埋下了令女真分裂的隱患。

八旗旗主對於旗下的控製權力之大,就算他這個後金大汗也不敢輕易去觸動。嚴格的來說,各旗的旗丁效忠的是本旗的旗主,而不是後金的大汗。父汗在世的時候,各旗旗主自然俯首貼麵,不敢造次。

但是輪到他繼位成為後金大汗時,就立刻出現了四貝勒共治朝政的奇葩製度。說到底,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三人選他擔任了大汗,不是因為他的才能出眾,而是他勢力最為弱小便於控製。

隻不過這三人並沒有想到,多爾袞兄弟會靠向自己,以防備名下的兩白旗被三人瓜分,這才改變了後金的格局,讓他成為了真正的後金大汗。

不過黃台吉此時對於八旗製度也有了極大的忌憚,他先令漢人與女真分屯別居,把被八旗瓜分的漢人奴隸重新解放了出來,削弱了各旗的實力,並開始提升漢人在國內的地位,以試圖牽製女真親貴。

之後設八固山額真,分領八旗,解除了八旗旗主直領本旗的傳統。又設立32大臣,以分固山額真之權。黃台吉這才能夠在晚上睡得著覺,而不必日日擔心其他三位大貝勒玩兵諫的把戲。

不過,後金國建章立製的工作顯然不能再拖延下去了。想到天天要同其他三位貝勒麵朝視事,他心裏就說不出的煩躁。漢人曾經說過,天無二日,但是現在後金國卻有4個太陽,這簡直是豈有此理。

也難怪那些漢人說,後金上下不過是一群不懂禮儀的野人,毫無上下尊卑之分。黃台吉搖了搖頭,把腦子裏的思緒揮散掉之後,才嚴厲的看著下方的諸人說道:“爾等想了數月,難道都沒想出辦法,來批駁這書中的歪門邪說麼?”

對於黃台吉的質問,達海、剛林都保持了緘默,完全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庫爾纏想了想便出列說道:“回大汗,此書正如大汗所言,都是一些不著邊際的歪門邪說,完全不值得一辯。

我女真一族長於白山黑水之間,這是世人皆知的事實。南人不過是徒逞口舌之利,最終它也證明不了我等祖上來自於那個什麼通古斯地域的。

更何況,這書中大多都是似是而非的不實言論,我等要是出言辯解,恐怕就會落入南人的圈套,最終反而有了欲蓋彌彰的嫌疑。因此奴才以為,一動不如一靜,置之不理方是上策。”

庫爾纏出身海西女真哈達部,是努爾哈赤的外孫,自幼就被努爾哈赤帶在身邊撫養。此人文武全才,在漢文造詣上同老臣達海齊名。成年後被努爾哈赤派往喀爾喀蒙古部和科爾沁部會盟,都很好的完成了任務。

在努爾哈赤去世那年,他受命出征喀爾喀紮魯特部,也大獲成功。算是女真中的後起之秀,因此頗得黃台吉看重,現在文館負責“記注本朝政事,以昭信史“。

不過他同劉興祚交情很深厚,劉興祚詐死叛逃之前,黃台吉已經收到了一絲風聲,但是因為庫爾纏的保證,所以沒有采取行動。這件事讓黃台吉最近疏遠了庫爾纏,對於庫爾纏的建議,他不置可否,轉而向幾名漢臣詢問道:“你們也是這麼看的?”

範文程和鮑承先互相看了一眼,便一起回道:“奴才們也認同巴克什庫爾纏的看法,此事宜靜不宜動,隻需在國內查禁此書即可。

現在最為重要的事,還是下個月的開科取士。這是本朝龍興以來第一次開科取士,是為我後金興盛之基。隻要我後金國勢蒸蒸日上,則南朝今日之所為,不過徒惹人發笑耳。”

寧完我冷靜的站在一邊觀察著黃台吉的神情,發覺這位大汗眉頭微微皺起,並不是很認同這些意見,他頓時上前說道:“大汗,奴才以為巴克什庫爾纏、範、馬幾位大人說的雖然不錯,但是我後金國也不能全然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