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日崔文升同崔應元兩人的奏折雖然分別到達他麵前,但是其中內容卻都差不多。從通州到杭州的72路水陸碼頭,其中12處最大的碼頭已經建立了碼頭工人協會,入會人員幾達3000之眾。
這12處碼頭正處於大運河的關鍵要害上,隻要控製了這12處碼頭,基本上從通州到杭州的運河航線就能暢通無阻了。
雖然登基以後,朱由檢就一直在充實京城軍隊的實力,但是他沒有把握,這隻軍隊能不能擋住後金的八旗精銳。朱由檢並不在意自己的生死,直到現在他對於複活在崇禎身上這件事,還是充滿了疑惑。
他覺得,也許在某個晚上睡著之後,他就無法再度醒來也未可知。處於這種不安的心理,他才會迫不及待的推動著改革的進程,想要知道自己的作為究竟對現在這個世界會有什麼樣的影響。至於改革能不能成功,大明的士紳官僚會不會因為過於刺激而背棄他,他其實完全都不在乎。
相比起17年後殺死妻子兒女,然後被群臣拋棄,隻有一個太監相伴吊死在煤山上的結局。蘇長青覺得,任何結局都不會壞過這個結局。
不過雖然他並不在意自己的生死,也不在意朱明王朝的覆滅,但卻不能不對後宮內的一幹女子負責。蘇長青畢竟不是崇禎,他可沒有讓這些後宮女子替這個王朝殉葬的想法。
控製了漕運碼頭之後,在緊急時刻,他希望後宮這些女子能夠借助這條安全的通道南下,離開北方的是非之地。至於南下之後的事務,他估計自己是看不到了,也不想看了。
雖然登基不足一年,但是他已經看的很清楚了。作為大明皇帝,他幾乎已經沒有退路了。在他保護了大多數閹黨成員之後,他就已經站到了江南士紳階層的對立麵上。江南士紳之所以現在不敢在輿論上攻擊他,還是因為他得到了一部分北方士紳的支持,手中還控製著大明武力最強的九邊邊鎮。
一旦他被迫放棄了北京南下,一隻沒了牙的老虎,又怎麼能夠讓這些江南士紳繼續委屈下去。在蘇長青了解的曆史上,即便是滿清都快打到長江邊上了,這些江南士紳還在排擠北方的士大夫,追究什麼逆案。
是以朱由檢才不會覺得,他遷都南京之後,這些江南士紳就能變成乖寶寶了。對於大明的認識越是深刻,他想要南下的心思便越是淡漠了。
聽完了呂琦的彙報之後,朱由檢隻是思考片刻,便對他吩咐道:“讓崔應元安排一下,召集這12個碼頭工人協會的主事者一起開個會,討論下籌建運河碼頭航運工人總工會。
總工會成立之後,主要任務有三項,1是維護碼頭及航運工人的合法利益,反對奸商和官府的過度壓迫;
2是提倡工人團結互助精神,幫助殘疾及病故的工人家屬,救濟過於困難的工人家庭。有條件的地方,應當開辦工人夜校,傳播文化知識,辟除工人團體中的迷信思想。每個月從內府賬號撥給總工會5萬元專門用於此項事務。
3是要保證工人組織的純潔性,拒絕地方黑惡勢力對各碼頭工人的壓迫和控製。準予工會建立工人糾察隊,以作為保衛工會的武力。
另外,關於工會組織的管理和滲透,可在社會調查所下新增加一個部門。這樣,社會調查所升級為社會調查局,下麵各科室升級為處。工會管理處不僅僅要管理運河碼頭工人,也要管理煤炭業、冶鐵業及京城各工坊的工人。
我不要求你們能夠完全控製這些工人的行動,但是最起碼要讓我知道,這些工人們的生活狀況和思想狀況,還有他們的主要需求是什麼。沒有我的命令,工會管理處安插在工會的成員,不得幹涉工會組織的工人運動。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搜集工會情報,和監控工人的思想言論…”
呂琦聽完之後,頗為不解的問道:“這個工會為何還要反對官府?陛下當初建立工會的目的,不就是為了讓工人能夠更好的服從於朝廷的管理嗎?”
朱由檢不以為意的回道:“一個事事都站在官府立場的工會,你覺得會得到那些碼頭工人的真心支持嗎?沒有工人支持的工會,又有什麼存在的價值?
聽從地方官員的指令,未必就是維護了朝廷的利益。迫使這些地方官員向朝廷求助,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權力有賴於朝廷的支持,而不是當地士紳豪商的支持,這同樣也是維護了朝廷的權威。
那些商人們天天抱怨朝廷收取的商稅過高,究其根本,還是朝廷給予這些商人的方便太多,讓他們以為他們現在享受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我們要讓他們明白,沒有了朝廷的幫助,就算是平日地位低下的碼頭工人,他們也一樣擺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