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516章 開學典禮(2 / 2)

雖然在內閣會議上通過了這份主張,但還是有幾位閣臣覺得事情還沒有結束,任命各地巡警官員,還需要得到刑部的首肯。他們並不覺得,一向以剛直聞名的刑部尚書袁可立,會同意內閣的這份決議。

不過他們很快就失望了,內閣作出的決定傳達到刑部之後,刑部尚書袁可立便通過了吏部對275名地方巡警官員的任命書,除了少數人被調換了任職地區外,袁可立沒有否決任何一份關於流民首領的任命書。

袁可立的行為,讓京中對這些流民首領任命一事持反對意見的官員們,陷入了狐疑的態度。他們不知道是該繼續反對,還是應當暫時放棄,觀望下去。畢竟袁可立的名望可比一般的大臣要高的多,他的態度左右著不少年青官員的想法。

當京城中的輿論還在糾結著,朝廷這次把大量的流民首領任命為南方各地巡警官員是否合適的時候,崇禎卻跑去了日忠坊同安裏的一間濱湖大宅內,參加了一次開學典禮。

這裏是錦衣衛及社會調查所聯合組建的秘密警察學校,負責為以上兩個部門提供專業人才。隨著崇禎對於京畿都督府的整頓基本完成,他再次反身對錦衣衛及社會調查所進行了再次整頓。

如果說去年他剛登基時,對於錦衣衛和東廠的人事整理,主要依靠身邊親近的人員,和錦衣衛、東廠內部的不得誌人員,從而掌握了這兩個龐大的特務機構。

那麼現在朱由檢要做的,便是依靠這所秘密警察學校,培訓出足夠數量的專業人才,取代那些保守而無能的官員們。最重要的是,他希望借助這個機會,清理掉錦衣衛中那些根深蒂固的腐朽世家。

雖然曆代大明皇帝除了錦衣衛之外,還曾經設置了東、西、內廠等特務機構,以作為自己的耳目。但除了錦衣衛和東廠之外,其他的特務機構莫不是曇花一現。

這其中的主要原因還在於,錦衣衛的世襲製度,使得錦衣衛這個組織一直保存著,不少有用的經驗和教訓,讓皇帝無法脫離他們提供的消息。而東廠最大的作用,還是用來監控和遏製錦衣衛不會脫離皇帝的掌控。

如果說在從前,錦衣衛還是皇帝不可或缺的,了解天下及朝臣的情報組織。到了今日,錦衣衛已經成了,一些世襲錦衣衛混吃等死的養豬場了。

當然,錦衣衛之所以會墮落到今天這個地步,曆代大明皇帝對於這個組織的提防和滲透也是一個原因。但是最主要的,還是錦衣衛已經失去了自己的信仰和目標。

昔日朱元璋建立錦衣衛的時候,還有幾分對外了解敵情,對內打擊貪官汙吏的味道。到了成祖奉天靖難之後,錦衣衛最大的任務就成了維護一家一姓之天下。不過到了成祖之後,錦衣衛就成了內廷和皇帝打壓政敵的工具。

既然是一件爭權奪利的工具,那麼誰還能指望這個組織有多少工作效率呢。朱由檢梳理了京城內外的軍政關係之後,終於再次把目光轉向了自己身邊的這兩個情報組織。

這所坐落在西海邊上的大宅,並沒有掛出秘密警察學校的招牌,事實上這裏也不是這所學校的主要培訓基地。這些從各處征召而來的學員將會在這裏做3-6個月的文化培訓,然後才會安排到各處進行特殊技能的培訓。

被挑選參與培訓的人員共有126人,把這所主宅的大廳坐滿了三分之二。進入大廳後的朱由檢,從東往西好好的打量了,這些端坐在大廳南麵的學員們。

張獻忠就坐在第二排第4行的位置,相比較起他身邊那些激動的汗流浹背的同僚,他的臉上隻是微微沁出了幾滴汗珠。他心裏為自己辯解著,這主要是今天太熱的緣故,絕不是因為他見到了大明天子。

朱由檢對於這些學員們的訓話倒是不長,說的也非常中規中矩,沒有什麼出彩之處,也沒有什麼離經叛道的地方。

下方的學員和不少旁聽的錦衣衛軍官,雖然鬆了口氣,但是也頗為失望。

不過,皇帝說完了這些話語後並沒有轉身離去,而是對著下方的侍衛吩咐了一聲,於是一群侍衛捧著木盤進入了大廳。

當侍衛走到跟前時,張獻忠才看清楚,木盤內是顏色發黃的窩窩頭和一杯清水。在這名侍衛的小聲吩咐下,張獻忠拿起了一個窩窩頭和一杯清水。

下方的學員和錦衣衛軍官們,雖然領了這些窩窩頭、清水,但卻不明白皇帝究竟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