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495章 一日悠閑(1 / 2)

國是會議結束之後,群臣剛剛走出文華殿,不少人已經反應了過來,今天會議上這場爭論真是好沒來由。

事實上,今天朝會上如果不是反駁者首先提出對《民事通則》的批評言論,那麼當袁可立或是刑部官員正式提出推行《民事通則》時,朝中官員其實是可以直接否決掉這份《民事通則》的。

但是現在,他們卻因為一場莫名其妙的爭論,被皇帝直接奪走了討論《民事通則》的權力。皇帝、袁可立後發製人,這一局贏得好生漂亮。

不少官員在醒悟過來的同時,立刻認定了,今天這事應當是袁可立在背後策劃的,否則正值衝齡的皇帝,焉能布下如此之局。

莫名就站到了風口浪尖上的袁可立,著實被一些清流口誅筆伐了一些日子。

雖然崇禎下令任何人不得幹涉士紳會議討論《民事通則》的條文,但是朝堂上的各位官員,顯然沒有那麼聽話。雖然他們沒有公開對士紳代表們施加壓力,但是卻以招待鄉裏的名義,紛紛邀請本省的士紳代表飲宴,以做暗示。

對於這些官員的私下行為,崇禎自然很快就收到了風聲。這些士紳代表們在大會中雖然顯得頗為獨立自主,但是被同鄉的達官貴人私下拉去飲宴之後,頓時被打回了原形。

在這些同鄉貴宦麵前,這些鄉間士紳便隻剩下了唯唯諾諾而已。如此一來,關於《民事通則》的討論,大會上又陷入到了僵持之中。

五月初十,風和日麗,正是難得的一個好天氣。崇禎難得沒有呆在上書房處理政務,而是同豐城侯推薦的一位圍棋國手,在湖心亭就著西海的景色手談了幾句。

豐城侯所推薦的這位圍棋國手,是江西婺源人江用卿。琴棋書畫乃是君子四藝,但是圍棋卻同其他三藝不同,不僅僅在於它能培養君子的涵養和才能,還具有一定的競技性。

而明代市井賭博之風盛行,這圍棋便因為其競技性和娛樂性,成為了士人之間用作賭局的工具。也因此產生了一個特殊的,以賭棋為生的棋手階層。

這江用卿便是這些棋手中的一員,說起來,江用卿的生平也頗具傳奇經曆。

他並不是士人出身,因此也沒有得到過什麼名師指點。他隻是一介農夫出身,因為小時經常去觀看閑人對弈,就這麼漸漸的明白了棋理。

少年時的江用卿同家鄉棋手下棋多次獲勝,漸漸開始出名,最終成為了一代圍棋國手。

有明一代,以萬曆時國手最為倍出,而圍棋國手大多出於京師、新安、永嘉三地。

京城的達官貴人數目眾多,因此但凡天下稍稍有些名氣的棋手,都會前往京城,期待能夠得到京中貴人的青睞,被貴人聘請為門客。

不過天啟五年魏忠賢和東林黨人掀起的黨爭,使得京城貴人紛紛出京避禍,京中棋事一時大為減少。京中棋手於是也紛紛南下金陵,或是返回家鄉以避黨亂。

這江用卿卻在崇禎元年返回了京城,雖然年過四十的江用卿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但是對付隻有三腳貓功夫的崇禎,卻還是綽綽有餘的。

不過在貴人門下混跡了大半輩子的江用卿,卻已經失去了少年時的銳氣。特別是現在同大明天子對弈,更是讓他小心翼翼,不敢取勝。

朱由檢前世雖然下過幾天圍棋,但是現代圍棋的規則同明代的圍棋規則大相徑庭。

畢竟圍棋被創造出來時,並不是用來娛樂賭博的,而是用來傳授兵法的。

雖然到了明代,從圍棋中學習兵法的原意已經漸漸逝去。但是這圍棋的規則還是極為講究大局,講求的是逐鹿中原,一統天下。

因此,明代圍棋的規則采用的是還棋頭數子法,即終局後計算雙方的塊數,每多一塊棋多的一方就要還一子給少的那一方,這也就是“還棋頭”。

但是對於明代圍棋規則一知半解的崇禎,卻習慣的用上了後世的習慣,使得自己的白棋成了互不相連的數塊,讓江用卿想要輸的好看一些都不成。

朱由檢看了半天棋局,終於投子認輸,笑著說道:“難為江先生讓的這麼辛苦,朕依舊還是輸了啊。我們還是別下了,不如江先生給我說說,萬曆年間京城棋壇的盛況吧。”

江用卿趕緊起身,對著崇禎跪倒惶恐的謝罪道:“草民死罪,草民隻是一時糊塗,不是存心想要戲弄陛下。”

朱由檢伸手拍了拍江用卿的肩膀說道:“不必如此驚慌,下棋之時,咱們還是不要講這些虛禮了。今後每逢初一、十五,你便入宮來陪朕手談幾局,順便談談京城舊事,你看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