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毫不猶豫的換了2千元紙幣,私下交給江朝宗帶入京城購貨。在明麵上,則是江朝宗帶著一船價值3、4百兩的杭州土特產上京試探銷路去。
除了父親私下交給他的2千元購貨款,母親、妻子都拿出了自己的私房錢,生怕他行走在外缺錢難捱。加上江朝宗自己攢的一點積蓄,他攜帶到京城的現鈔倒是差不多有3千出頭。
杭州的土特產一是絲綢、二是茶葉、三是筍幹,江朝宗攜帶的貨物大半都是絲綢,雖然這些絲綢都是他同父親精挑細選的上品。
但是到了京城之後,江朝宗卻發覺這些絲綢並不好賣。因為內府在蘇州設立的江南織造局運來的絲綢,不僅質量上佳,價格也比他在杭州的進價高不了多少。
隻不過,江南織造局以往都是專供大內,現在改為民用還沒有完全適應。因此對京城的絲綢需求估計不足,送來的綢緞數量太少,倒是還沒有衝擊到京城絲綢的定價。
但是江朝宗稍稍打聽了一下,便了解到江南織造局運送絲綢上京走的是海路,海運價格之低廉,實在不是他這批通過運河運輸上京的絲綢能比擬的。
而現在成立了一個什麼航運公司,在天津和上海之間每月對開一艘400噸以上的船隻。據小道消息說,下半年要改為每隔半月對開一艘,到了明年就是每七天對開一艘。
打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江朝宗很快便以較低的價格處理了手上的絲綢。他同時也意識到,以江家布行的本錢,是沒辦法同江南織造局在絲綢貿易上進行競爭的。
不過好在他發覺了另一條路子,便是京城百姓都喜歡飲茶,而且喜歡飲香味濃重的花茶,特別是南方的茉莉香片。他攜帶而來的茶葉和筍幹,倒是意外的賣出了上好的價格。
茉莉香片雖然以福建產的龍團珠茉莉花茶出名,但是京城幾位茶商品過了他帶來的杭州產茉莉花茶後,認為杭州花茶並不亞於福建花茶。
西湖周邊山巒起伏,加上氣候合適,一向都是產茶之地。而西湖獅峰龍井興起於宋,聞名於明。以虎跑泉水衝泡獅峰龍井明前茶,正是被杭州文人所推崇的杭州雙絕。
不過此時的龍井茶,在文人雅士眼中,隻是獅峰山下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老茶樹所產之茶才叫龍井茶,至於其他地方所產之茶葉,隻能叫杭州茶,並不算龍井茶。
因此杭州茶葉雖好,但是卻一直沒有創造出自己的品牌,隻是當做散茶出售。京城上好的芽茶0.15元一斤,而茉莉花茶也能賣出芽茶的價格。而在杭州,最好的茉莉花茶也不過6、7分一斤罷了。
江朝宗立刻意識到,如果在北京開一家茶莊,專門出售茉莉花茶,實在是大有可為。因為他發覺,京城百姓完全能夠接受茉莉花茶的價格,並不因為價高而少買。
因此他這兩日便興致勃勃的跑了出來,想要在商鋪雲集的南居賢坊盤下一個店麵,開一家茶莊。他已經仔細盤算過,加上他攜帶上京的貨物出售後,他手頭上就有了將近4000元。
京城標布的批發價是,每百匹75元。而他打聽過,從天津到上海的海運費用,每噸棉布約5元。如果再加上北京到天津,上海到杭州的運費,大約每噸棉布要花上12元的運費。
運輸一噸棉布去除包裝,大約為425匹,他打算購買4250匹京城標布,加上運費也就是3307.5元。這樣的話他手中便還剩下678元,可供盤租店麵。
正月過後,京城市政廳改革了官店的租金計算方式,並采取了合同年限製度。
而南居賢坊地區的民間店麵主人,很快就跟上了朝廷的步伐,因為新租金的計算方式對店主來說更為劃算。
比如現在南居賢坊臨街店麵,每平米每年0.5元租金,一間100平米的店麵1年就是50元。
但是南居賢坊的民居大多是上下兩層,或是帶著院子的大房子,往往都在5、600平方米以上,也就是說一年租金就要近300元。
而僅僅在一年以前,這樣一套房子價值不會超過100元。就算是半年前,這裏的房價也沒突破600元。
可是過了正月之後,幾乎就是一天一個價格,現在一套南居賢坊臨街店麵居然突破了1000元。而在內城其他地方,房價最多也就翻了3倍而已。
但南居賢坊是商業區,其他地方則是居民區,並不適合開店。江朝宗挑選了數日,始終還是下不了決心。他覺得這麼租房子,倒還不如買一套房子開店更劃算,但是這樣的話錢又有所不足。
他正一邊品著茶,一邊思考的時候。一位穿著長袍的中年人走上了茶館大廳內北麵的小台上,對著四方茶客問了聲好,便敲了一下驚堂木,才開口說道:“今日先給各位讀上一段新聞,說一說這白銀的價值究竟為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