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477章 朝鮮特使(1 / 2)

從回龍觀返回京城的路上,馮銓和錢謙益坐在了同一輛馬車內。雖然馮銓沒有接受錢謙益的邀請,加入新東林黨,反而加入了科學進步黨,但是兩人的關係並沒有因此疏遠。

陪同皇帝完成了前往天壽山拜祭的任務之後,他們總算是放下了一件心事,趁著返程的空閑時間閑聊了起來。

聊了一會最近京城發生的新鮮事之後,錢謙益猶豫了一下,便把話題轉到了總理衙門招募人員的考試上來了。

“振鷺兄,其實餘倒是有件事想要向你請教一番。聽說你這次擔任了總理衙門的大臣,不知道你能不能給餘說說,這總理衙門招募人員的考試,可有什麼要求麼?”

聽到錢謙益突然提起了這個話題,馮銓不由抬頭看了他一眼,方才微笑著說道:“牧齋兄怎麼關心起這個來了?難道你有什麼學生還是子弟想要參加這次的考試麼?”

錢謙益點了點頭說道:“此前大明時報登出了,總理衙門的入職待遇之後,鄉間不少親友和子侄輩便有些動了心思。

你也知道,如今鄉下的日子也不好過。科舉之路畢竟過於艱辛,蘇州又是文風茂盛之地,吾鄉之人想要取得一個功名,無疑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這總理衙門待遇這麼高,報考的條件又這麼低,所以餘就想要替這些親朋好友問問,看看振鷺兄方不方便說說情況。餘也好回去同他們解說一二。”

馮銓低頭沉思了片刻,才對著錢謙益直言不諱的說道:“餘雖然受命組建這個總理衙門,但是對於這個衙門要怎麼去辦理,其實心裏也是沒底。

如果牧齋兄能夠推薦1、2幹才,那麼餘倒是不吝收下。不過這考試分為兩場,第一場是書麵考試,第二場是麵試。

餘能夠施加影響力的,不過是第二場的麵試。如果貴親友能夠通過第一場的書麵考試,餘倒是可以斟酌一二。”

聽了馮銓的說法,錢謙益頓時心中有了底,他心情愉快的問道:“這書麵考試的內容可定下來了麼?”

馮銓想了想才說道:“這總理衙門招募人手的考試,不會隻有今年這一次。

如果今年牧齋兄的親友沒有通過書麵考試,不妨去燕京大學進修一年,想來下次考試便應當沒有什麼問題了。

另外,餘最近翻閱宋史,正想同牧齋兄請教下,關於懷宗趙昺的生平問題…”

原本還有些奇怪,好端端的馮銓為什麼會談起曆史來了,不過他很快便明白了,馮銓的用意是什麼。

聊了一會宋史之後,馮銓突然又說道:“其實,餘還有一個更好的建議。如果貴親友有足夠的膽量和才能的話,其實不必通過考試,也能弄到一個官職。”

錢謙益有些愕然的說道:“這話怎麼說?”

馮銓神秘的笑了笑才說道:“總理衙門管理海外事務,正要挑選一些人員駐紮海外藩國,以調查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維護大明同藩國之間的關係。

這些人員並不需要什麼特殊的資格,隻要他們能夠通過餘和陛下的審查,就能被授予官員的資格,如果能夠完成2年的駐外特使任務,就能正式登入官籍。

所以,貴親友若是能夠不畏懼海外風浪,倒是可以冒險一試。餘可以向陛下推薦,牧齋兄以為如何?”

錢謙益果然生起了興趣,隨口問道:“不知這海外藩國都是什麼地方?可是朝鮮王國嗎?”

對於錢謙益來說,海外藩國唯一能夠能夠讓他感覺類似於大明,而不是蠻荒之地的,也隻有號稱海外小中華的朝鮮王國了。

其他地方不是路途上風波險惡,便是氣候惡劣,惡疾叢生,風土人情同中華絕不類似,不是他們這些士大夫們願意讓親友去冒險的地方。

不過,錢謙益顯然要失望了,馮銓搖了搖頭說道:“朝鮮王國、琉球王國、渤泥王國、暹羅王國還有日本國,這五處地方的人選已經議定了…”

朱由檢在武英殿的辦公房內,接見了馮銓帶來的五名駐外使節人選。

馮銓指著這五人一一為崇禎介紹道:“這位是思魯公次子劉養噩,字星源。雖是邑增廣生員,但是頗有才名,是本次擔任朝鮮王國特使的人選。”

隨著馮銓的介紹,年逾四十,在皇帝麵前還是一副不溫不火模樣的劉養噩,便上前對著崇禎行禮問了安。

朱由檢低頭掃了一眼手上拿著的詳細資料,頓時了解這位劉養噩的來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