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430章 軍陣(2 / 2)

當然,這種戰術對於現在的歐洲軍隊來說,還是有些落伍了。不過這不是戚繼光落伍了,而是歐洲火槍和火炮技術的發展,已經使得歐洲軍隊開始向全火器的近代軍隊轉變了。

如果戚繼光有幸生活在這個時代,又能親眼目睹歐洲正在進行的三十年戰爭的話,那麼他也同樣會修改自己的練兵方式,提高火槍兵的比例。

應該來說,在過去這一年裏,淘汰了五分之三、四人員後的京營,能夠留下來的都算是素質較好的兵丁了。

而崇禎不遺餘力的提高這些軍士的夥食供應,又不斷的加強他們的體能訓練,現在這些軍士看起來,都可算得上健壯魁梧了。

京營一個連264人,分成4個把總哨。這些軍士們穿戴上了甲胄,又舉著各式的旗幟,看起來花花綠綠挺有氣勢的。

能夠在崇禎和諸位將領的麵前表現,這些軍士今天也是頗為賣力氣的,畢竟現在軍士的待遇實在是不錯,在不斷招募擴編的新軍麵前,他們也開始擔憂起自己的前程起來了。

更何況,關於京畿都督府準備組建待遇更好的野戰部隊的消息,京營中的軍士們也已經聽說了。吳懷麾下的騎兵聯隊,左良玉麾下的車騎營,顯然是他們競爭不過的。但是這些軍士們也不願意,輸給新軍那些才吃了一年老米飯的鄉巴佬。

《紀效新書》中雖然還有車營和馬營的訓練方式,但是俞谘皋很聰明的選擇了最為簡單的步營,那兩種部隊雖然適合於北方,但顯然不是他這個不熟悉北方作戰的南方將領能夠訓練出來的。

而且車營和馬營不僅耗費巨大,對於軍士的組織度和訓練度要求更高,畢竟車營和馬營需要的作戰範圍更大,因此對於將領的指揮要求自然就更高了。

就這種小規模的演習來說,還是隊形緊湊的步營看起來更有美感。在經過了崇禎建議的隊列訓練之後,京營將士的協調能力顯然比那些直接練習傳統軍陣的軍隊更強一些。

起碼在崇禎身邊的幾位總參謀成員,都對京營進退有度的軍陣表現深感意外,他們可是很清楚這隻軍隊在過去是個什麼樣子。

以現在這隻軍隊展現出來的模樣,雖然不知道他們在真正的戰場上會變成什麼樣子,但起碼已經遠遠超過他們見過的宣大邊軍了。不客氣的說,把這隻軍隊拉出去嚇嚇人已經是足夠了。

聽著這些總參謀部成員的評論和稱讚,站在崇禎邊上的俞谘皋,總算是有了幾分揚眉吐氣的感覺。被鄭芝龍打的落花流水的過往戰績,是他常常被那些言官詬病虎父犬子的最好例子。

俞谘皋雖然是個庸人,但也不願意整天被人拿他來同父親比較。最讓他反感的,便是這些攻擊他的言官,無不想把他從京畿都督府都督的位置上趕走,這真是嬸嬸也忍不了。

不過這些總參謀部成員的誇獎,還沒有讓他樂昏了頭,他還是一直悄悄的注意著皇帝的臉色。他很清楚,他現在的一切都來自於崇禎的支持,沒有皇帝對他的欣賞,他早就被人抓著福建戰敗的小辮子下監牢去了。

和那些總參謀部成員的觀點不同,崇禎並沒有被這些京營軍士的表現所驚豔到。畢竟這些軍士的列陣速度也好,整齊度也好,都不及後世的高中生,因此也很難讓崇禎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當然後世的高中生是從小學開始,依賴於上學時基本無間斷的做操,早就已經把隊列的訓練方式刻畫成了自己身體的本能反應。讓這些京營將士同後世的高中生比隊列,還是太欺負他們了。

雖然崇禎也知道,排成隊列和走正步不代表能打仗。但是他同樣認為,隊列訓練和正步訓練所需要的服從性和趨同性,正是近代軍隊和舊式軍隊的分隔線。

隊列訓練雖然不能教會這些軍士如何打仗,但是卻能夠讓這些軍士以最快的時間找到自己在新隊列中的位置。在現在這個時代,兩軍作戰時出現傷亡最大的階段,往往是一方開始崩潰的逃亡階段。

一隻能夠隨時恢複陣型的軍隊,就算是被擊敗了,也不會出現最糟糕的整軍潰敗情形。而正步訓練的趨同性,將會讓個人更容易的融入所屬的軍隊集體。七八個暴徒大概能夠驅散上百個個人,但卻不會是五、六個軍人的對手,這就是集體歸屬感的作用。

思考了半天之後,朱由檢終於不再去思考下麵的軍隊究竟是不是花架子的問題了。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就是了。

“京營將士操練的不錯,但是沒有對手檢驗他們的訓練成果,朕總覺得還是缺了點什麼。新軍不是也操練了一年了麼?還有澳門和西班牙的軍官,不也各自訓練了一支連隊了麼。幹脆就讓他們兩兩對陣,讓朕看看他們練得究竟怎麼樣…”